“活水”景觀理念與實施
22
2018-05
編輯:管理員
源于:新聞中心
瀏覽:804次
1998年,占地2.4公頃的成都活水公園在府南河邊落成,不僅開辟了國內活水公園的先河,而且當年就榮獲世界城市水岸設計和保護評比的第一名。今年盛夏,占地8.6公頃的上海蘇州河畔的夢清園開放,為申城的夏日帶來了一絲清涼。媒體普遍采用“申城首座活水公園”對上海夢清園進行宣傳。
這兩座公園在眾多城市公共綠地中倍受關注,是因為它們都運用了生態理念,圍繞著水做文章,讓城市中人和自然的河流重返和諧。在8月的烈日下,我們有幸走訪了這兩座公園。下面,我們將著重比較和分析這兩座公園的“活水”思路和實施效果。
在生態上活水
成都活水公園的生態凈水系統流程清晰。先抽取府南河水,注入400立方米的厭氧沉淀池,經過沉淀后的水依次流經水流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養魚塘、氧化溝等水凈化系統,使之由濁變清,最終重返府南河。整個凈水系統和帶狀公園用地緊密結合,主題鮮明。上海夢清園則更進一步,不僅構建了一套生態凈水的系統,而且又增加了一項新功能,那就是國內首座合流制排水系統調蓄池。以前,沖刷路面后夾雜著大量污物的初期雨水直接排入蘇州河,嚴重污染蘇州河水。現在,在夢清園的地下建成了一座3萬立方米的雨水調蓄池,有效容積達2.5萬立方米。江蘇、萬航、葉家宅、宜昌四座泵站所轄區域內的初期雨水均被截流,通過管道匯入該調蓄池。雨水經過沉淀、過濾后再排放到蘇州河中。此外,夢清園中還設置了采集太陽能和風能的裝置,為水泵提供部分動力,蘊含生態意義。
在景觀上活水
從兩個方面進行比較,一是生態凈水流程中的水景;二是濱河水景。從生態凈水流程中的水景而言,成都活水公園在生態凈水流程中突出了自然的動水景觀。在一次性將河水抽入厭氧沉淀池后,水一直順著地形依靠重力流淌,不再借助其他人工手段,設計師將水流量控制得很小,從而確保貫穿全園的一脈活水終年流淌不息。整個凈水系統雖然自然、恬靜、謙遜,但流水的靈氣依然使生態凈水的精神洋溢于全園。上海夢清園則結合各凈水環節,營造了臺階濕地池、瀑布涼亭、空中水渠、蝴蝶泉、星月灣等水景。各處水景富有匠心,但卻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整個凈水系統很難保持連續的動水景觀。除了最開始從蘇州河抽水外,從臺階濕地池到瀑布涼亭,再到空中水渠需要用水泵兩次提水。而且很多過水斷面較大,要保持“流水不腐”的景觀就需要較大的流水量,維護運行成本很高。因此,凈水系統各環節常常會處于分離的斷流狀態。二是這些水景總體感覺人工味偏重。比如瀑布涼亭區段中,建筑占了主導地位,一旦水泵不運行,瀑布立即消失,水池更成了建筑的配景。臺階濕地池的擋墻實地感受效果也不理想。而且,由于各環節水景風格各異,影響了整個生態凈水系統的景觀連貫性和主題的突出,有些喧賓奪主。
從濱河水景而言,成都活水公園在府南河之濱采用了挑水木樓、水力水車、護欄堤岸、不設護欄的親水草坡堤岸和親水臺階堤岸、碼頭等形式,人與水的關系變化多樣。濱水帶的很多區段能隨著水位的漲落而發生變化,讓人注意到河水的自然變化。上海夢清園的濱水帶除了運用上述堤岸形式外,還營造了一大一小兩座島嶼,大魚島可以登臨觀水,小魚島則可望而不可及,豐富了濱水景觀元素,為游人創造了更多樣的親水體驗。此外,受到蘇州河已建景觀帶多起溺水事件的警示,夢清園更注重安全性,在親水草坡的下部安裝了防護欄,沿河設置了救生器材。這一點很值得成都活水公園借鑒,如果景觀和安全不能兩全,應以安全為重。
成都活水公園與上海夢清園的景觀相比,無論是整體還是細部景觀,均顯得更加貼近自然。也許夢清園表現的正是海派園林的特色,適合大上海的城市氛圍。但是,基于上海中心城近年來大中型公共綠地的建設情況,筆者認為上海今后的綠地建設更需要在自然和野趣上多作探索。夢清園本來有較好的自然條件,進行了嘗試,但遺憾的是突破不大。上海中心城的待建公共綠地已經很少,大中型綠地更少,而且動遷的經濟和社會成本屢創新高,應該珍惜每一次機會為上海公共綠地增添多樣性和創造性的作品。
在行為和觀念上活水
人與水的接觸是兩者和諧的前提。成都活水公園中特別吸引人的是一系列富有藝術魅力的臺階狀水流雕塑盆和一些水口,不僅讓游人駐足,而且孩子們會開展很多與流水相關的活動。比如用手去堵水口,或是在最上一級水流雕塑盆中各自放下漂浮球,看誰的球最快漂下水盆臺階等。在上海夢清園中,水同樣吸引游人俯身掬水,臨水濯足。在引蘇州河水入沉淀池處,設置了人力汲水車讓游人參與。在園中設置大量霧噴泉讓游人穿行于水云間。當然,要提高人與水接觸行為的數量和質量,夢清園還需要改善動水景觀的質量。
人與水的和諧關系本應是社會常識,也應是景觀規劃設計中的基本原則之一。但是從整個社會和業界的現狀來看,還相去甚遠。所以,這兩座公園被譽為“示范性工程”。既然是“示范性工程”,就要讓每一位游園者理解和樹立保護水環境的觀念。公園中生態活水的內容比較直觀的是用圖文點題。成都活水公園設牌對凈水各環節加以說明,并圍繞圓柱狀的沉淀池設置了科普環廳,介紹活水流程乃至整個府南河的生態改造工程。夢清園將原上海啤酒廠的歷史建筑進行保護性利用,建成上海水環境治理的展示中心,歷史保護和環境保護并舉,獨具一格。公園不是學校,“寓教于景,寓教于樂”是更具吸引力的環保宣傳方式。成都活水公園參與性很強的動水景觀就成功地讓游人關注水、接觸水、珍愛水。上海夢清園中的調蓄池隱藏在地下,設計師巧妙地用一組優美曲動的通風管雕塑吸引游人的目光,更令人驚喜的是,我們可以在管口聆聽來自地下的深邃雨聲。從看到聽,再到想,這就是富有創意的“寓教于景,寓教于樂”。
比較這兩座公園,旨在探討如何在景觀規劃設計中更準確地把握和貫徹“活水”理念。當然,也是進一步向社會和業界宣傳這兩項景觀作品所包含的環保觀念和實踐。中國的“活水”事業任重道遠,只有當環保觀念真正深入人心,當成都活水公園和上海夢清園也稱不上是“示范性公園”時,人與水才能逐步走向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