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試圖清晰地描述中國過去10年中發生的當代景觀設計面貌是困難的,我們身處其中,同時,我們的觀點又受到立場和偏好的左右。面對中國過去十年中巨變的景觀洪流,本文對限定了的“中國當代景觀設計探索”的表述顯得微乎其微,本文所關注的那些對我們觀念構成沖擊的實踐,較之城市化進程中整體物質空間的改變,力量是弱小的。
世界的多變和后現代主義文化語境中的多元性時刻在焚毀著合理性和標準化,繼集體現代主義的瓦解之后,當代設計不再朝一個方向進發,中國過去十年中普遍的景觀設計實踐,似乎是對混亂的后現代主義文化語境最好的回應,在城市大躍進的過程中,中國普遍的景觀設計極盡豐富、混亂、混搭之特征,這同樣產生了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這種“質”存在于羅伯特·文丘里的《向拉斯維加斯學習》一文的語境中,即反精英式的平民化的歡騰,如果將中國普遍性的景觀設計理解為一種自發的對環境改造的行為,而由這種行為主導之下產生的空間,又被人們樂于使用,那么來自于較小的專業語境中的受特定觀念指引的批評和評論是蒼白的。這一點,在簡·雅各布斯的《大城市的死與生》一書中有較好的例證,雅各布斯從城市平民的角度出發,從觀察和經驗的視角來評析城市的結構,給人們描述了具有生命力的安全城市形態,從雅各布斯的視角來看待中國城市大躍進中產生的城市景觀空間,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從豐富和混亂中解析出活力和人性。
而本文所關注的那些攜帶著清晰的觀念,直面尖銳的當代問題的設計實踐,會形成一個與普遍性的中國當代景觀設計有著距離,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立的語境,這會失去以低姿態和深入其中為特征的雅各布斯式的觀察視角。本文攝取的被特別關注的小眾的實踐,在過去十年中的景觀設計中不具有普遍性,它以對立和反叛的姿態審視這股洪流,并做出反應。怎樣看待中國景觀設計的“當代性”?所有發生在當代的景觀設計行為和由此產生的結果都具有強烈的當代性,就連“當代”這個詞匯也是一個模糊的無明確前后時間點的一個概念。本文的“當代性”是指那些能夠針對當代中國突出的矛盾而作出反應的行為的特征,同時,又帶有時代合理性的暗示,而這一合理性被認為涵蓋了普遍意義上的有效性以及作為重要性的意義這兩點①。
下文將圖景和中國當代景觀設計的產生及其普遍性特征作為背景,探討當代景觀設計觀念和實踐的特征。
2 圖景:巨變的景觀及危機
用巨變來描述中國過去十年的景觀變遷雖然帶有修辭上的夸張,但仍然難以表達這一過程對中國物質空間造成的深遠影響。中國經濟發展所積聚的部分財富在過去十年中迅速轉化為物質空間,這一度使世界范圍內的設計師對中國設計市場趨之若鶩。
中國過去十年中的景觀巨變,體現為舊城市空間的消解與演替、新城市空間的積聚、城市化波及的鄉村空間格局的變化,以及因資源的索取而導致的部分自然空間體系的破裂,同時包含著工業生產和人們生活所形成的對環境的污染。在過去十年中,城市的開放空間和綠色空間實現了快速的量變, 以膨脹的姿態滲透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但作為綜合的城市基礎設施,未經積累和沉淀,幾乎在一夜之間浮現出來的城市空間缺乏系統性,一方面缺乏對人性化的關照,另一方面缺乏基本的生態性;作為一種文化的產物,多以混搭的形式和錯位的主題表達出現,同時存在著審美上的混亂和拙劣。宏大尺度和堆砌,對華麗和奢華的追求是其典型的特征,展示性是其第一要訣。這與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時效性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過去十年中,城市化進程大舞臺的兩個主角——城市開放空間和居住區環境,對中國城市面貌的改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超城市化進程中的中國速度,促生了時效性強、見效快的城市美化運動。而房地產開發中的重要環節,房產交易更要求效率,居住環境的景觀視覺效果是促成產品交易的良藥,尋找瞬時視覺震撼和展示性是地產開發商不變的追求。
大量新空間在短時間內爆炸式的出現實際上積聚了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實現從自然到城市空間的轉換。物質堆砌背后的主要危機是生態性的缺失和可持續的憂患,一方面城市空間的人本合理性有待檢驗,另一方面這些新的景觀缺乏生態過程的生產性和循環性,同時巨大的維護成本又持續地耗費著能源和資源。就算有些空間被人們樂于使用,我們同樣要警醒平民式的歡騰和集體主義式的自信背后所隱含的危險。中國超城市化過程中新形成的城市景觀背后存在著人本主義的缺陷,存在著文化上的錯位和缺失,但最大的危機是生態的危機。可持續發展這枚硬幣的兩面——需求與能源雖然是永遠不可協調的矛盾,但景觀這個事物本可以具有一定的自我循環和生產功能,卻不幸淪為視覺展示的工具。
3 當代景觀設計的產生極其普遍性特征
在以上描述的中國過去十年中景觀巨變的過程中,究竟有多少設計的行為介入到了其中?除生產過程和生活過程所造成的景觀改變,與城市化進程有關的景觀事件幾乎都與設計有關,雖然不完全冠以景觀設計的稱謂。而中國的當代景觀設計就產生在過去十年或者泛十年的城市化進程中,快速城市化促生了中國的當代景觀設計,并同時性地介入到城市化進程中。當代景觀設計產生的重要標志便是設計突破了圍墻的界限,從原有的浸淫園子的設計全面地介入到了城市空間體系當中。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使大量的設計資源一下子出現在毫無準備的設計師面前,“景觀設計”作為一個全新的詞匯很快被人們使用,新的設計觀念和方法在發達的媒介交流中被迅速效仿,并相互產生影響。其中設計形式和語言得到最為快速的傳播,而科學的方法卻在高時效性的過程中顯得奢侈而又無力。所以說,中國當代景觀設計的首要變化來自于語言和形式②。
生態性和人性化同樣也被寫進設計說明,并且以圖面的形式得到適度的表達,但在普遍的設計實踐中并沒有得到徹底的運用,對于快餐式的設計,深入的場地調查與科學的方法是一種奢侈的行為。并且,大部分景觀事件的決策者對生態和人性化的提倡是一種葉公好龍式的行為,真正的生態與城市美化的策略相去甚遠,中國人發揮概括的智慧將生態等同于綠色,在某種程度上卻走到了生態的反面。從人性化的角度來看,以人為本曾一度成為唱得最響的口號,中國的改革開放被認為是中國新現代紀元的開始,其中最大的改變是人性化的釋放,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變得具有個性和多元化。中國公共城市空間在經歷了群體集會的功能之后,轉化為真正的日常生活的場所,但新的城市空間和景觀卻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它承載著新城市的夢想,極力改變現狀的最好方法便是差異性的創造,創造新的氣象是每一個城市進程的終端目標,所以說,真正的宜人的景觀空間遠遠承載不了大尺度景觀的夢想,這反向促成了以視覺形式的表達為主要目標的設計。
生態性和人性化的缺失、設計形式和語言的崛起,是過去十年中中國當代景觀設計的普遍特征,中國速度導致中國景觀設計表象的變化,卻沒有促成真正能夠解決中國快速城市化矛盾的方法和實踐的形成,中國當代景觀設計普遍還是成為一種助推中國城市面貌改變的工具,而沒有成為真正科學的介入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實踐。
4 “當代性”探索群體的出現及其實踐
在中國普遍的當代景觀設計實踐的過程中,存在著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以批判、反叛的方式,從對城市化進程中當代整體社會與環境的問題的思考出發,以實踐的方式應對當代城市與自然中的矛盾。在本文的語境中,將之定義為景觀設計“當代性”探索群體。這里的“當代性”探索,一如開篇的思考,即是對綜合的當代社會、環境、自然和文化中存在的尖銳問題做出反應,并將之介入到景觀設計實踐的過程之中,其趨向是時代合理性的目標。
4.1 自我認知
自我認知在于理清實踐本身的范圍以及實踐的指向,首先在于對景觀及其相關概念的思考。在中國,景觀在很多時候被做為一個地理學的詞匯運用,同時它也在文學的語境中,作為一個抽象的詞匯來運用,泛指可見的物質空間圖像和不可見的聯系性圖景。《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一書的編者導讀將景觀(Landscape)定義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體所構成的綜合體。它是復雜的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在大地上的烙印。并進一步解釋到,景觀是多種功能(過程)的載體,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現為:風景,視覺審美過程的對象;棲居地,人類生活其中的空間和環境;生態系統,一個具有結構和功能、具有內在和外在聯系的有機系統;符號,一種記載人類過去、表達希望與理想,賴以認同和寄托的語言和精神空間(
俞孔堅、李迪華,2003)。在當代景觀設計語境中,景觀很少是單指田園風光和園藝栽植——這些傳統的意向。相反,它的運用多元而豐富,蘊含著城市化、基礎設施、策略規劃
和圍繞熟悉的自然和環境主題的探索性意念。
建立一個新學科的構想出現在過去十年的教育實踐中,同樣是在《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一書中,作者將景觀設計學定義為是一門關于景觀的分析、規劃布局、設計、改造、管理、保護和恢復的科學和藝術,景觀設計學是一門建立在廣泛的自然科學和人文與藝術學科基礎上的應用學科。迄今為止,這是概念引用較為廣泛的著作。
俞孔堅在《生存的藝術:定位當代景觀設計學》一文中,詳細剖析了中國景觀設計的綜合背景,梳理了中國景觀實踐的歷史脈絡,提出了中國景觀設計學需要解決的最大的問題是廣泛的人地關系的危機,從可持續的角度將中國的景觀設計學定位為“生存的藝術”。
對當代景觀設計的認知在設計師的實踐過程中有著自己的思考,并存在著差異,在《景觀設計》雜志《走向新景觀》專欄的系列設計師訪談中,反映了諸多設計師對當代中國景觀設計的認識。其中,龐偉認為景觀設計學的關懷可以用蒙田的一句話“凡是人類的東西都是我關心的”來概括;劉家琨將景觀設計理解為塑造場所特質的重要手段,從廣義來講建筑也屬于景觀的組成部分,它們的任務都是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存環境;劉濱誼將景觀設計學的工作用“三元論”來概括,一元是關于景觀形態的研究,第二元是關于環境生態的研究和實踐,第三元是研究人對景觀環境的需求;吳鋼則認為從根源上景觀是不需要設計的,或者是沒有景觀設計的需求。當景觀需要被設計時,就說明這個世界開始有問題了。URBANUS都市實踐的劉曉都、孟巖、王輝認為“景觀設計是意識形態的表達”,將景觀理解為造景活動,認為較之于建筑活動,人類的造景活動更有文化色彩。造景活動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它是超越了基本生存之外的享受,是人類內在精神在天地之間的釋放。并進而將景觀設計理解為建筑之外的都市填空,關于“造景”和“填空”的觀念與當代景觀設計學的定位有著較大的區別,實際上,URBANUS都市實踐的景觀設計實踐超越了他們表述的造景活動的范疇,城市開放空間的塑造承載了大量的造景之外的訴求。
4.2 有關傳統的討論
任何新事物的出現,總是伴隨著對傳統的思考和辨析。中國當代景觀設計對中國古典園林的思考表現為幾種不同的方式。首先,對中國古典園林審美體系的批判是當代景觀設計反思傳統的重要特征,中國古典園林被中國人作為人工景觀的經典范式,而一貫被冠以國粹的中國古典園林又成為大眾對景觀的某種精神寄托,這一審美取向導致了公眾對石頭的迷戀和對古樹的偏好,石頭和古樹進城,這種古典園林元素在時空上的錯位給生態系統帶來了巨大的危險。俞孔堅在《生存的藝術》一文中,批判了中國園林的審美體系,他將古典園林的病態美與具備生產性的農業景觀相對照,提出在當代語境中景觀的生態功能和生產功能的重要性,進而將當代景觀設計在生態和能源危機的語境中定義為“生存的藝術”。龐偉則在《花石綱析——中國古典園林辨析》一文中,通過解讀花石綱事件的來龍去脈,將花石綱事件稱為一場個人審美導致的國家浩劫,提醒在當代的語境中必須警醒審美先導所帶來的危機,并映射了當代中國的城市美化運動。對典園林的繼承主要體現在空間結構的轉化上,在中國當代建筑實踐活動中,王澍在其對自宅的設計中關于“園”的理念的運用,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的設計中,設計師將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園”的理念運用在建筑布局中。董豫贛在《稀釋中式》一文中將他與百子甲壹工作室合作的清水會館解釋為:試圖以中國園林為起點,闡釋發生中國式樣背后的中國文化。在景觀設計實踐中,王向榮的廈門園博園的竹園則在整體意向上實現了古典園林的空間及意境的轉譯。
對傳統的傳統思考不僅僅拘泥于中國精英文化主導之下的中國古典園林,大眾對風水的討論遠遠熱過對傳統園林的關注。曾經主導了中國從皇家園囿到平民宅地,從城鎮格局到鄉村肌理的風水,作為一個公共話題多次掀起波瀾,并一度以技法課的形式走進大學課堂,引起嘩然。作為遺產研究,王啟亨先生所著的《風水理論研究》一書分析了風水在中國古典建筑和皇家陵園等空間中的運用。俞孔堅的《理想景觀探源——風水的文化意義》一書從現象學和進化的角度闡釋了風水的文化意義。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在2006年第一期中發表了《風水》專輯,在一個開放的語境中,將風水的討論與當代城市與自然危機聯系在一起。
鄉土景觀和地方文脈也被認為是傳統景觀的組成部分,對其關注超越了中國古典園林和風水在價值觀上的限制,作為客觀存在的,并與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的鄉土景觀被當作研究對象,俞孔堅、 王志芳、黃國平的《論鄉土景觀及其對現代景觀設計的意義》一文,探討了鄉土景觀的含義及其對現代景觀設計的意義。《城市環境設計》雜志的2007年第三期發表了《鄉土景觀》專題,俞孔堅的《田的藝術:白話景觀與新鄉土》一文,倡導景觀設計師從田的藝術中吸取營養,創造豐產健康的新鄉土景觀,龐偉的《方言景觀——重新發現大地》一文闡述了景觀將重新發現大地,并為差異性、文化生態打開通道。王向榮、林菁在《魚塘上的公園與城市新區——2007中國廈門國際園藝博覽會園博園規劃》一文中表達了保留并利用鄉土景觀肌理的理念。
4.3 “當代性”理念的出現
作為對當代整體社會、環境、和文化問題的應對,新的景觀設計理念從幾個層面出現,同
時這些理念也是景觀設計的幾個顯著的“當代性特征”。
4.3.1 生態學的崛起
生態學在實踐層面介入景觀設計,并作為景觀設計的一個基本理論,是過去十年中中國景觀設計發生轉向的重要特征。《哲學走向荒野》是霍爾姆斯·羅爾斯頓所著的有關生態學及其倫理的著作,在此書中,作者闡述了西方在20世紀70年代之后的哲學轉向,從人本哲學轉向生態哲學,并探討了生態倫理。在過去十年中,設計師所關注的對象從人的需求轉化為自然與人的雙重平衡,并試圖在滿足人的基本需求的同時更多地考慮自然的需求。生態學在當代景觀設計語境中表現為以下3個層面的實踐:
生態學方法與技術的介入,生態設計依賴于科學的場地分析和對生態系統的研究,包括生態技術的運用。在某種意義上,生態設計與藝術的表達存在著沖突,美國《景觀設計學》第四版的合著者Barry W.Starke 在《人類棲息地、科學和景觀設計》一文中論述了當代景觀設計應該“多一些科學、少一些藝術”的觀點。生態景觀規劃同樣是現代生態學引導下的實踐,俞孔堅主導的“反規劃”理論,引起關注和討論,其核心是景觀安全格局的建立,在城市“正”的規劃之前,首先進行反向的面向生態系統的規劃,從幾個不同安全級別的層面劃定不建設的區域,“反規劃”的出發點是物質城市的彼岸——自然,應對的問題是中國超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新空間與自然空間及生態系統之間的矛盾。
生態學法則的運用,在實踐層面主要影響的是設計觀念。巴里·康芒納在《封閉的循環》一書中闡述了生態學的四條法則:每一種事物都與別的事物有關;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四條原則讓人們重新思考在大地上的創造,生態學法則在景觀設計語境中表現為人工元素介入自然空間的方式,其終端表現為“最少介入”, “最少介入”理念以審慎的態度對待現代社會的物質進步,批判過度的設計。吳鋼在其一篇有關“無設計”的訪談中表達了他對環境較少介入甚至不介入的觀點,這是較為極致的表述。在俞孔堅及土人團隊設計的“紅飄帶”中,“最少介入”得到辨析性的運用,這體現了設計觀念、立場與“策略性”。
生態學法則的延伸——對可持續中能源與資源的思考,在當代景觀設計中,其中突出的實踐是將景觀賦予生產功能,將第二自然介入到景觀中,俞孔堅設計的沈陽建筑大學稻田景觀與廈門園博園中的蔗園、王澍的象山校園中對農地的保留和校園內普遍種植的燕麥,都市實踐在深圳翠竹公園中對農作物的利用,龐偉和廣州土人團隊在陽朔設計的“建在稻田上的酒店”等實踐體現了景觀設計對能源和資源問題的思考。
4.3.2 人性化的釋放
人性化的釋放表現為反精英與平民化觀念的建立,以及人性場所的設計。它批判的是尋常空間的政治化和紀念化。“反精英”主張表現為“平常景觀”③和“方言景觀”④,所謂的平常景觀,就是運用尋常的材料建立尋常的空間場所,這些尋常的元素來源于民間生活的空間,拒絕展示性,突出實用性和平常性。而方言景觀則試圖保留地域文脈的多樣性,就像保留方言這種非物質文化形式一樣。
對平民化的關注源自普遍的城市開放空間從紀念性向實用性的轉向。劉曉都、孟巖、王輝在《景觀設計是意識形態的表述》一文中談到都市實踐的“都市填空”計劃的目標之一是針對當代城市政治空間,如何用景觀設計的手段使之平民化。俞孔堅等所著的《人民廣場(都江堰廣場案例)》一書解讀了景觀設計如何使城市廣場成為市民尋常生活的參與空間。
對人性化的關注還表現為人性場所的設計,這依賴大量的調查、分析以及經驗,表現為在空間尺度與結構的把握,場地色彩、微氣候的營造,以及行走、逗留空間的設計,還包括不同人群的偏好和針對弱勢人群的關照,及針對殘疾人的無障礙設計等等,馬特·斯魯格先生在多篇文章中批評了中國的盲道設計,并警示如果盲人依賴于中國的盲道系統,有可能失去生命。
4.3.3 當代藝術的介入
“當代藝術”無固定形態,不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當代藝術創作同時也體現了一種觀察和理解并反映當代問題的行為,當代藝術的創作以不拘泥于特定的藝術創作群體,同時也存在于設計師的實踐過程,也即當代藝術介入空間的過程。對景觀設計而言,當代藝術承載了文化的附加和意義的表達,這與以理性為主導的現代主義特征有著巨大的差別,所以說,當代藝術介入到景觀設計當中,是當代景觀設計實踐回應后現代主義文化語境的復雜性和矛盾性的手段。當代藝術介入到景觀設計中的同時,介入到了日常生活,體現了當代藝術生活化的特點。
當代藝術介入到景觀設計中,一方面改變了單一的中國園林美學的古典范式,同時又在當代景觀設計吸收現代主義運動營養的同時,以后現代主義的豐富性和多元化為表達要義,這使得當代景觀設計具有了極大的創作自由度。
4.3.4 新價值觀主導下的審美轉向
審美以較高形式反作用于實踐過程,中國當代景觀設計在顛覆和離棄傳統美學的同時,在語言形式和建構的層面吸取了現代主義的營養,同時當代藝術的介入又增加了其豐富性,而當代景觀美學的最大轉變源于價值觀的轉變。生態學的崛起和人性化的釋放導致傳統的帶有精英式和永恒性的美學形式發生轉向,通常,美是通過大量的重復與提煉的過程,最終使事物熟悉化和舒適化而獲得的,它依賴于比例、色彩和語言之間的高度協調,和諧、穩定及平衡是其要義,并且在某種程度上的“精致”也是美的重要特征。
但新價值體系的建立導致了美學的轉向,其背后涌動著的是自然規律控制下的生態美,以及生態危機。生態美被當代景觀設計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可能是雜亂的、無序的,但是具有生命力的。野草之美是被符號化了的當代景觀美學轉向的一個重要特征。
景觀美學在生態倫理語境中的極端是倫理化美學的產生,一種被基朗與蒂伯雷克稱作倫理化的美學,要求重新思考并設置設計的次序,認為美的產生次序來自于內而不是外。設計先要探尋創立某一事物與物質世界之間的美學聯系的深層內部結構,再利用這種美學去賦予事物以形式。倫理化美學的形成依賴于從景觀建筑的最深層到最表層來進行的徹底塑造。
4.4 12個團隊及設計師的實踐及作品評述
運用當代的設計語言,應對景觀觸及的當代社會、環境及文化問題,是景觀設計當代性的體現。在過去十年景觀巨變的洪流中,當代景觀設計不乏閃光的作品,但在媒介中展現出來,并引起關注和討論的作品的確存在于一個小眾的范圍中,這里從“當代設計語言”、“生態性”和“人性化”三個角度,選擇了十二個設計團隊和設計師的十九個建成作品和一個展覽,試圖對其進行在當代語境中的剖析,進而呈現中國十年景觀設計的“當代性”探索的圖景,并思考這些作品在當下語境中的意義。
這些作品的選擇方式和被選擇的作品又同時具有缺憾,一個方面是“當代設計語言”這一要素對作品的過濾,而對當代設計語言的認知上,又被作者加上了形式上純粹的要義,過濾掉了那些折衷主義設計手法的作品,某些設計語言上平庸的實踐同樣也很好應對了人性化與生態的問題;第二個方面是被選擇的某些作品缺乏對生態性的關照,這其中有其場地語境上的限制,亦有觀念的差異。但兩者之間的矛盾恰恰昭示了中國十年普遍的當代景觀設計實踐,始于形式上的變革和設計語言上的探索,止步于生態設計,當然被選擇的案例中不乏以生態設計為先導的作品。同時,被選擇的某些設計師或團隊的實踐并不具有典型性,某些設計師的實踐也僅以少量的作品呈現,但選擇的前提在于其作品在實踐過程中所具有的嚴肅的思考性,并將思考性在作品中恰當地表達出來。
4.4.1 俞孔堅及土人與北大團隊的實踐及作品
在過去十年中,俞孔堅及土人與北大景觀團隊的實踐和探索對中國當代景觀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個團體不斷以理論同實踐結合的方式進行創作,批判性、顛覆性和建構性的并行是其實踐的重要特征。以下的四個不同階段的作品體現了這個團隊的實踐過程及觀念。中山岐江公園、浙江永寧公園、沈陽建筑大學稻田景觀、紅飄帶——秦皇島湯河公園四個案例是不同年度的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獎(A S L A)獲獎作品,四個案例被巧妙的冠之以四個帶有詩意性的主題,分別是足下文化與野草之美、漂浮的花園、將稻香融入書聲、綠蔭中的紅飄帶。中山岐江公園是俞孔堅及土人團隊進入大眾視野的第一個標志性的作品,岐江公園的主題理念是足下文化與野草之美,在中國開創性地將現代工業遺存定位為遺產,并使之以新的形象走入大眾的日產生活,岐江公園將生態性、當代藝術和平民化的空間結合在一起,并建立起新的設計語言,純粹的直線、斜線式的大構圖打破了傳統園林曲徑通幽的意向,將空間的潛能向平民釋放出來,系列盒子的運用表達了穿越與圍合的場所魅力,設計語言和元素的重復運用強調了韻律之美,中山岐江公園是一個綜合性的作品,是中國景觀設計對當代性探索的完整體現;漂浮的花園——浙江永寧公園是對城市水系渠化和工程化的顛覆與批判,將工程景觀還原為生態景觀,并且與洪水為友的理念賦予了景觀的可變化性;沈陽建筑大學稻田景觀通過對景觀綠化主體材料從需維護的觀賞植物到農作物的置換,實現了設計觀念的重建,賦予了景觀以生產性,表達了對當代可持續發展中能源問題的思考;紅飄帶——秦皇島湯河公園,是觀念與立場碰撞的升級,對環境的最少破壞原則形成了一條最少介入的、繞過樹木的紅飄帶,同時又將人在環境中的創造做了極致的表達,在一個綠色的環境中運用了帶有刺激性的紅色,最少的介入和最大限度地運用話語即表達了景觀設計應對自然環境的立場。俞孔堅及土人與北大景觀團隊的實踐指向中國當代的宏觀問題,在反對宏大敘事的后現代主義文化語境中,俞孔堅卻以批判的方式致力于宏大理論的建構,將當代景觀設計的實踐引入到社會責任的范疇。
4.4.2 王向榮及多義景觀的兩個作品
王向榮及多義景觀的實踐與探索得到了景觀設計專業界的持續關注,從德國卡塞爾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之后,王向榮回到母校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任教授與副院長,并成立自己的設計公司——多義景觀。王向榮在較早的中關村科技園的設計中,將極簡主義的形式和帶有工業化痕跡的設計元素相結合,并將之融入到生態的濕地環境中,其簡約、嚴謹,呈現一種極簡主義的生態性。在廈門園博園竹園的設計中,王向榮將帶有中國性特征的元素與其一向簡約的設計手法相結合,以白墻、白沙地、鋼格柵路徑、黑色石條和被認為是中國精神的代表元素之一的竹子等元素,圍合了一個具有強烈中國意味和當代性的開放性園子。
4.4.3 朱育帆的兩個作品
朱育帆任職于清華大學景觀學系,其設計的香山81號院獲得了2008年度的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獎的住宅類榮譽獎,香山81號院是一個聯排別墅項目,山地建筑的特征明顯,設計的總體理念是詩意的山地棲居。其突出的特點是設計師對鄉土石材的大量運用,以及充滿魅力的景觀節點、景觀空間的把握和現代設計語言的運用。北京商務中心區現代藝術中心公園是朱育帆的另一個作品,《生命的景觀》的著者——斯坦納先生給筆者強烈推薦這個作品。項目位于北京中央商務區的中心,處在一個交通樞紐的上部,以大環的形式呈現,作品堪稱精致,懸浮的大環以一個圓形水池為中心,周邊不同高度的環形墻圍合了空間,暖黃色石材的運用帶給人們視覺上的舒適,所有的設計元素都得到了嚴謹的控制,黑色礫石的運用、樹在空間中的布局、銹鋼板對路徑的收邊以及鋼板雕塑構成的小入口,都是國際上普遍運用的當代景觀設計的語言和手法。空間的品質、穩定感帶來的歸屬感是其最突出的特征。藝術公園從構圖到空間的設計都帶有獨特的魅力,可以追溯到西方經典現代主義的探索。但將之放在整個當代的大語境中解讀,卻缺乏對時代問題的思考和批判,當然,在一個資金高度集聚的中央商務區,有其產生的經濟背景和社會背景,具有此時此地的特征。
4.4.4 龐偉及廣州土人的兩個作品
由龐偉領銜的廣州土人團隊處在當代景觀設計語言探索的前沿,同時又共享了北京大學景觀設計研究的平臺,廣州土人的三位主創人龐偉、張健與黃征征同是建筑學的背景。由“方言景觀”主導的理念和持續的對當代文化的思考使近年來廣州土人的實踐備具批判性。龐偉及廣州土人同樣是中山岐江公園的設計者,并且龐偉全程參與到了公園的施工過程。中山尚城36度半山體公園是龐偉的方言景觀理念在實踐中的體現,保留原有平常的鄉土景觀基底,并以較少介入的方式添加必要的構筑及場所,36度半的寓意為不高燒也不低燒,一種常溫的健康設計,在公園中,華南鄉土植物的多樣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在魏敏的《中山尚城36度半山體公園鄉土性植物設計回訪評價》一文中,詳細列舉了場地中的56種植物,其中鄉土植物占70%。廣州光大花園是一個居住類景觀設計項目,其很好地將自由的當代藝術形式與鄉土植物結合在一起。作品中打動人心的空間是表現力強的自由曲線浮橋穿越鄉土水生植物的圖像。佛山景觀塔是一個當代藝術作品,包括中山岐江公園的景觀塔設計,是龐偉及廣州土人團隊將當代藝術特征介入到當代設計語言的探索起始。
4.4.5 易道設計的金雞湖項目
易道公司是較早介入到中國規劃與景觀設計市場的境外公司,普遍的境外景觀設計公司在中國的實踐,缺乏針對中國問題的批判和觀念上的思考,更多的切入點在于現實環境的設計和城市美化的角度,這與多數城市管理者的理念趨同,加之豐富的環境設計經驗,促成了境外景觀設計公司在中國商業上的成功。易道公司在中國的實踐也擺脫不了以上的語境,但較之普遍的境外公司,做出了自己的探索,有著觀念上的訴求,其設計的蘇州金雞湖項目獲得2003年度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獎,作為濱水景觀設計在城市開放空間之中的探索,從對人性化的解讀和語言的運用做出了努力,但其在整體的生態設計上有著缺憾,諸如高維護的植物的運用,較為單一的硬質水岸設計失去了豐富的水生態環境。總體上是一個空間語言嚴謹,以精致見長的受城市美化思想主導的作品。
4.4.6 吳鋼及維思平的兩個項目
吳鋼及維思平設計團隊的主要實踐體現在建筑設計上,以亞運新新家園會所、龍山小鎮教堂幾個建筑為代表的項目引起持續,這一團隊較早地介入到了景觀設計實踐,設計元素的簡約,甚至接近于“無”是維思平景觀設計作品的重要特征,蘇州納米生物科技園運用了幾何式的構圖,其細膩而又帶工業化色彩的構筑,豐富的水環境,沙礫的運用,以及水生植物的設計及對生態的關照,都反映了當代設計的特征,并以簡約的形式體現了一種面對環境的低姿態。
4.4.7 艾未未的兩個作品
藝術家艾未未同時又是一個建筑師,他的行為藝術作品、雕塑作品及近年的建筑作品備受設計行業和公眾媒介的關注。在景觀設計方面,他曾作為SOHO中國的三個地產項目SOHO現代城、建外S O H O和長城下的公社的景觀設計師。他設計的浙江金華大堤與艾青文化公園是一個當代藝術空間與雕塑的集合體,語言上的純粹性帶來的魅力讓人難以抗拒,空間對人的關照及意義的附加是這兩個作品的特征。
4.4.8 劉家琨的廣州時代玫瑰園景觀
劉家琨設計的廣州時代玫瑰園景觀以全新的形式語言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帶有解構主義色彩的空間語言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沖擊。作品有著完整的敘事體系,表達了建筑師對當代城市空間中公共性與私密性的思考,其訴求是試圖在當下封閉的小區制度和城市公共空間之間建立一種新型的互動關系,用一條架空的步行橋連接起不同屬性的三個空間,劉家琨還試圖在景觀中建立一個雨水收集系統,體現了在生態方面的思考。從當代景觀設計學語境中解讀這一作品,植物的運用相對貧乏,其形式感的表達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空間的可利用性。但它在中國普遍的形式語言探索匱乏的居住區景觀中帶給人們新的設計語言,對普遍的以植物堆砌和奢華的巴洛克風格主導的華南居住區景觀中,是某種意義上的批判。
4.4.9 馬清運及馬達思班設計的曲水園邊園
馬清運及馬達思班設計的曲水園邊園是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傳統園林的改造項目,曲水園是上海五大著名園林之一,在園邊園的設計中,馬清運將帶有解構色彩的現代空間構筑介入到中國古典建筑元素構成的傳統的長廊空間中,這種設計元素上的錯位和混搭帶來了趣味性,吸引人們參與其中,設計師的訴求是將城市公共空間體系及其攜帶的公共活動引入傳統的園林空間,試圖解決公園的“園”同園林的“園”之間的辯證關系。
4.4.10 王澍及業余建筑工作室設計的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
在媒介中,王澍業余建筑工作室的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備受關注,并引發評論。但廣泛的建筑評論淹沒了其校園景觀的精彩,象山校園超越了傳統的校園景觀,其核心理念為回歸鄉土,并讓自然做工,王澍和陸文宇將之詩意地描述為“返鄉之路”,場地原有的農地、溪流和魚塘被小心保留。同時項目有著對資源與能源的思考和可持續方面的關照,王澍利用的江南舊瓦片就是一個典型的符號,在這個項目中,超過700萬片不同年代的舊磚瓦被從浙江全省的拆房現場回收到象山新校園,重新演繹了中國本土可持續的建造傳統。
4.4.11 左右間設計的咖啡院
左右間設計的咖啡院是一個面積不大的庭院,位于圓明園園區內,最早在媒介中發表時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室內的舊書組成的吧臺,和頂部有游魚的外部由鏡面不銹鋼包裹的院子里的廁所。其庭院同樣是一個精彩的景觀作品,在具有中國傳統韻味的庭院中原有的樹木被保留,多片竹叢生長在沙粒鋪成的院子里,在春季,竹筍從鍍鋅格柵構成中的路徑中生長出來,庭院的一側有一個木平臺,同樣被竹叢圍合起來,庭院中的雕塑和座椅及餐桌經過特別的設計,以適宜的尺度存在于環境之中,當然最打動人的還是院子中間的廁所,其鏡面不銹鋼反映了庭院四時不同的植物變化和坐在庭院中的人群。從尺度、材料和設計語言上,左右間咖啡的院都以適度和精致見長,并營造了環境的魅力。
4.4.12 URBANUS都市實踐的“城市填空”展
URBANUS都市實踐團隊在過去十年中的景觀設計努力,將城市設計、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三種實踐結合在同一個語境當中,并模糊了相互的界限。閱讀URBANUS都市實踐的作品,對中國當代景觀設計的解讀有著重要意義。對景觀設計,URBANUS都市實踐有著其完整的敘事體系,認為景觀設計是意識形態的表達,城市開放空間是其主要探索的領域。“‘城市空墟’是URBANUS都市實踐事務所長年來一直關注的焦點問題。他們以‘城市填空’為策略,實現了一系列建筑及景觀設計項目,作為一種把‘空墟’轉化為機會的探索,他們在修復中斷的城市脈絡,在城市空墟中嵌入新的物質實體的同時,注入新的生活方式⑤。”《世界建筑》2007年第七期介紹了都市實踐在該領域的探索和實踐。并特別介紹了2007年里斯本國際建筑三年展中URBANUS都市實踐的“城市填空”展。URBANUS都市實踐較早進入公眾視野的是深圳地王公園一、二期,其敘事內容是“人民公園”。在《景觀設計是意識形態的表述》一文中,事務所的三位合伙人劉曉都、孟巖、王輝表述三個意識形態的命題思考:公益性、當下性和參與性。并介紹了都市填空計劃的六個目標,第一個目標以深圳地王公園為例,提出針對當代物體城市,用景觀設計的手段來聯系支離破碎的片段,;以翠竹公園入口的臺地轉變為農田讓周邊居民認領的方式為例,闡述了其第二個目標,針對當代移民城市,用景觀設計的手段建立起人與人,人與土地的聯系;其余的四個目標分別表述為以搭建都市舞臺解決城市乏味、以景觀設計手段將城市政治空間平民化、以景觀設計的手段在守舊的城市中置入新文化、針對城市所面臨的未來,用景觀設計的手段來采取新的城市策略。
5 結語
中國過去十年的當代景觀設計探索是在空間上具有極大寬度,而在時間上又是被壓縮了的實踐,并且整個社會的變革所蘊含的矛盾和營養以及機遇都反映到設計中來。當代實踐的復雜性、矛盾性和多元化并存,直面觀念沖突并付出努力的實踐和以犬儒主義為特征的無價值表達的設計并存。從國際語境中看,中國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面對自然的態度與舉措剛剛開啟,無論未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繼續以中國速度前進,還是放緩腳步,真正意義上的當代景觀設計才剛剛開始。
注釋:
①尼古拉斯·佩夫斯納,J·M·理查茲,丹尼斯·夏普著,鄧敬,王俊,楊矯,崔珩,鄧鴻成譯. 反理性主義者與理性主義者[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②詹姆士·科納主編. 吳琨,韓曉曄譯. 北京:論當代景觀建筑學的復興[M].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③俞孔堅,李偉. 續唱新文化運動之歌:白話的城市與白話的景觀[J]. 建筑學報,2004(8).
④龐偉. 方言景觀——重新發現大地 [J]. 城市環境設計,2007(6).
⑤王路. 篇首語[J]. 世界建筑,2007,(8).
參考文獻:
[1]俞孔堅,李迪華. 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2004.
[2]董豫贛. 稀釋中式[J]. 時代建筑,2006,(03) .
[3]俞孔堅. 生存的藝術:定位當代景觀設計學 [J]. 城市環境設計,2007,(1)
[4]孔祥偉,苗慧珠. 走向新景觀 [J]. 景觀設計,2007(2,3,4);2008,(1).
[5]魏敏. 中山尚城36度半山體公園鄉土性植物設計回訪評價[J]. 城市環境設計,2007,(6).
[6]俞孔堅. 田的藝術:白話景觀與新鄉土 [J]城市環境設計,2007,(6)
[7]龐偉. 方言景觀——重新發現大地 [J]. 城市環境設計,2007(6).
[8]王向榮,林菁. 魚塘上的公園與城市新區——2007中國廈門國際園藝博覽會園博園規劃 [J]. 城市環境設計,2007(4).
[9]Barry W.Starke. 人類棲息地、科學和景觀設計[J]. 城市環境設計,2008,(1).
[10]劉曉都,孟巖,王輝. 景觀設計是意識形態的表述[J]. 景觀設計學,2008,(2).
[11]巴里•康芒納. 候文蕙譯. 封閉的循環——自然、人和技術[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12]基朗,蒂伯雷克. 走向倫理化的美學[J]. 世界建筑2005,(11).
作者簡介: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執行主編,北京觀筑景觀設計有限公司首席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