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水景具備的獨特魅力以及人類親水的天性使然,自古以來,人類就熱衷于將水景植入日常居住、游玩場所。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了不同的價值觀、宗教觀和藝術審美觀,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理水觀念和水景創作形式。任何文明、藝術都有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無論是表現方式還是審美態度。這種歷史積淀將一直成為一種張力,有意識無意識的影響著以后的發展。而傳統水景中蘊含的豐富內涵和表現手法,更是現代城市水景設計者們創作的的素材和靈感的來源之一。
中國水景藝術
中國古代缺乏像西方廣場類的公共活動空間,傳統水景大多存在于私家園林和皇家苑囿中。水是園林的靈魂所在,傳統的園林設計的核心自內容,就是圍繞一處或多處水源,進行人工造景。傳統園林水景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色,在世界景觀史上獨樹一幟。
(l)中國水文化
回顧中國的歷史,水正是中國文化產生的淵源,也是歷史朝代變更的脈。《爾雅.釋水》講:“江、淮、河、濟為四讀,發源注海者也”。如同所有的國家和民族都把自己國土上流淌的河流比作自己的母親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她培育了生命、城市和文明。據考古學、歷史學與人類學的研究表明,人類的幾乎所有文明都是起源于水邊,河流文化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華文明當然不能例外。
搜尋中國的文化典藉,幾乎所有有史記載的文字,都蘊涵著豐富的“水文化”的內容,對水的描寫、吟哦、歌詠,也一如那些被視為永恒的題材,成為世代文人筆下曠古不衰的文學母題。一部中國文學史,倘從水文化的角度去審視,說它是滲透著水的精髓的人類文化史卷,亦絕非是一種牽強之談。《山海經》載“女蝸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的故事,民間流傳文學所述,遠古洪荒,洪水滔天的傳說,于今看來雖是一種“神話的感知”,但這種原初層的原始智力所獨具有的文化體認,仍可使我們感悟到“水文化”的內蘊。
先秦的哲人們,早己認定在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之間有著共同的原則,并對滋潤生命的泉源——冰,賦予了相當廣泛的社會屬性和道德內涵。水的特性與儒家哲學相結合,便有了道德上的價值判定,水成為入世哲學的觀照物。“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水被賦予人的性格象征。孔子遇川必觀水,樂乎水而浴乎沂;道家哲學把水的存在作為環境中陰陽平衡的關鍵。老子云:“力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孟子臨水,水亦有德;莊子臨水,長于水而安于水;詩人臨水,失意、漂泊與怨愁,年華、舊家與心境以及友情、女人與愛情。中國傳統文人的水氛圍是奇特而又復雜的,中華民族就在這樣一種水氛圍中,繁衍生息。水對于人們,不僅是生命之源,而且是精神之源,創造的根深植其中,藝術之花綻放在精神天空里。水不僅養育了他們的肉體,也養育了他們的精神與靈魂,養育了他們的人格與理想。他們由水中看到了遠古,看到了當下,也看到了自己與民族的未來。
(2)傳統風水觀中的水
風水作為一種民族傳統文化,既是集眾多學科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學,也具一定的操作技術,所以歷代也稱其為方術和方技,它以傳統哲學的陰陽五行為基礎,揉合了地理學、氣象學、景觀學、生態學、城市建筑學、心理學及社會倫理道德方面的內容,將崇尚自然的山水文化同城市環境的選擇和經營融于一體,指導了千百個中國傳統山水城市的建設和創造,是中國人理想生存模式的理論依據和現實選擇,是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理想契合。筆者在這里談及風水只是想借其說明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性甚至成為其后建園,造水的依據。
在我國傳統風水學上,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先秦時期就有了類似這樣的認識,甚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在我國最早對“乒冰”下定義的是晉代的郭璞,他的《葬書》中云:“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是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學雖龐大精深,但都是圍繞陽宅風水和陰宅風水兩大部分展開,其中有許多理論概念和復雜的勘察方法。氣、光、水、方位與人體場是風水基本構成內容,“氣”、’“穴”、“砂”、“水”是基本要素。水是聚財與生氣的象征。風水理論認為,“吉地不可無水,“地理之道,山水而已”,相度風水須觀山形,亦須觀水勢,甚至“未看山時先看水,有山無水作尋地”,“風水之法,得水為止”。
.
水體形式
水的形式美《水法》諸說很早就被發現并被重視,風水家自詡為“山水之士”我國古代的乒協理論把水看作尋找吉地的重要標準,還特別講究水形、水勢,水要蜿蜒曲折,有些村莊在村子前面設置半圓形的水池,佛寺前面有放生池等等。可見水形、水勢對人們的日常行為有很大的影響。水體形像,如流動、彎環、磅聚、動靜及至聲、色、味等等,皆可予人悅情恰性的審美觀照。如風水所謂:“左水為美,要詳四喜,一喜環彎,二喜歸聚,三喜明凈,四喜平和”;“水本動,妙在靜,靜者何?照則靜,平則靜”。論水質,“其色碧,其味甘,其氣香,主上貴”至于流水曲折盤旋,“穴前及內堂與外水相接,滋回留戀于產浦立,方名朱雀翔午”。風水家通過對水的形式處理,來表達人們在山水審美中的倫理追求。
從防止水害考察,認為選址于河曲則以水流三面環繞纏護為吉,謂之“金城環抱”。這種形式歷來被風水學家認為是吉利水形的最佳模式,也有稱為“冠帶”。故宮金水河(圖3.3)、民宅前的半月形風水池也是由此而衍生。
.
心理意義
如隋唐之季的《管氏地理指蒙》指出,靡不“以人之意逆山水之意,以人之情逆山水之情”宋邵雍“山水之情亦由人之情也”,清李漁“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她泛才情”。山主靜,水主動,山為陰,水為陽,山水交會,動靜相濟,陰陽臺和,為“情之所鐘處”,論水質,“其色碧,其味甘,其氣香,主上貴”。由此看出風水可給予人怡情怡性的審美觀照。
可見,風水理論及水的作用對于中國人自然觀及審美觀的形成與生活環境選擇之重要,它不但營造深沉雋永的民族文化,而且還將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學習統風水理論的理水精髓,將對現代水景觀設計理念的構成具有相當的借鑒作用。
(3)傳統造園的理水藝術
崇尚自然,回歸自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是人類共同的理想。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從最初的恐懼,崇拜,發展到對自然的親近,贊美是人類在審美意識上的一次覺醒。中國人向來對水一往清深,并且嘗試用各種理水方式,達到人、水、環境三者的和諧,這種和諧體現在中國古人對于自然的“道”的理解上。東晉詩人孫綽《庚亮碑》云:“方寸湛然,故以玄對山水。”這里的玄正是老子所說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即道。南朝宋時畫家宗炳在《畫山水序》中說:“山水以形媚道”。中國人重視水,也正是通過理‘水,來表示對自然、環境、人生的態度。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造園者是極其重視庭園理水的。和山石一樣,也是構成園林景觀的基本元素之一。宋郭坪當生《林泉高致》中指出:“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靜,欲柔滑,欲汪洋,欲徊環,欲肥膩,欲噴薄……”極為詳細地描繪了水的多種情態一一集中或分散、居中或偏于一隅、收束或開朗、規矩或自然,中國人自古就是理水專家,中國式的理水是東方園林設計的精華所在。
傳統中國古典園林講究理水與人心理、生理的共鳴,通過流水、落水、靜水壓力水等水體形態,營造出可行、可居、可游、可憩的人文居住環境。中國古典園林理水方式依據水與人的心理感受和人與水體的視覺效應大致分為心清共鳴理水、視覺聽覺共鳴理水兩種。
.
心情共鳴理水
正如人有心情興致,水也有心情興致。水有種種形式,形成不同的表清,既有遼闊的水面,無風時平和安靜,水面如鏡,微風吹過,波紋皺起,倒影浮動;也有涓涓細流,長久不錮;更有高山流水的爆布,飛流直下,氣勢磅礴。中國人正是充分利用水與人的心清共鳴來進行理水。
心靜如水”——中國古典園林講究靜水的運用,且水面一般較為寬闊,借以形容文人騷客的心情:遼闊的水面,既能讓人心情開朗,也能在月夜時,配以樓亭船榭,塑造“心靜如水”的氛圍,坐于臨池的亭中,邊飲酒,邊賞月,并欣賞水中的倒影,微風掠過,波光翻影,池中倒影也隨之浮動,此時此景和人的心情完全融合為一體。
涓涓溪流”——涓涓細流總能讓人想起“水滴石穿”這句話,或形容人的意志像水滴一樣,堅持不懈。或寓意深韻的哲理緩緩而出。中國古典園林多依靠泉水流成水面,在泉源處布置深澗溝壑,配以繁木,讓人回味無窮,體味山水樂趣。水流淺而緩,加上水中的小魚,創造“水清石出魚可數”的境界,達至收人“魚樂我樂”的心境。
高山流水——宋鍋熙在《林泉高致》中寫到:“山以水為血脈……故山得水而活,水以山為面……故水得山而媚。”中國古典園林常常以人工方法開鑿小池以蓄水,輔之假山來塑遣“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的君子品格。同時由于水處高勢,泉流而下,水的動勢孕育著禮義——“其流也稗下據拘,必循其理,似義”。
.
視覺聽覺共鳴理水
中國傳統理水在形式上一般采用集中與分散理水、收束或開朗理水、規矩型或自然形態理水等,通過水體距離人的遠近,水體對于人的感知變化充分達到水及環境與人的和諧。
親和一一園林建筑將于水面上。水對于人的視覺與聽覺是易達的、明晰的。例如集中理水、開朗理水、規矩型理水等。
藏幽一一水體溶于園林建筑之中。水對于人的視覺與聽覺是不易達的、模糊的、常伴隨著聽覺的。例如分散理水、收束理水、自然形態理水、聽覺吸引理水等。
象征一一水體形象寓意于物,是自情共鳴的外在形式。例如流水、小溪、室內人工河、湖中島,島中湖等。
呼應——水體與園林環境的相互呼應。例如園林建筑與園林花木在水中倒影等。中國古典園林正是通過理順水與人、建筑、環境的關系,充分發揮水的自然本性,從而依托人的視、聽覺結合人的主觀感受建立起人與水和諧的環境景觀氛圍,稱為享譽世界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