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孕育著人類文明。城市伴隨著人類文明產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縱觀城市發展史,聚落的形成往往與河流、海洋、湖泊有密切的關系,中國古代堪輿著作《平洋全書》中有: “依山者甚多,亦需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的構城理論。歷來瀕臨江海、湖泊、河流的區域以其便捷的交通、優越的自然環境成為建城設市的首選地帶。
1 城市與濱水區發展進程
水體在城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城市濱水綠地是城市開放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城市水系多呈集中式面狀、條帶狀分布,通常影響著城市的肌理結構。其次,濱水綠地是城市與水體的過渡帶和連接帶,是串聯城市中呈斑塊狀分布綠地的紐帶,往往成為城市的景觀軸線、生態廊道、文化廊道,在提高城市環境質量、構筑地域景觀特色、形成城市意象、促進城市空間結構完善等方面有著很大的價值。第三,因濱水綠地處于水陸的過渡區,是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交接地帶,生態的復雜性和敏感性與城市功能的復合性使得城市濱水綠地的建設應當慎重對待。
城市與水體的關系在城市發展進程中變得錯綜復雜,城市因水或興或衰的例子不勝枚舉。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城市水環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使那些鄰近城市的水體逐漸被城市包圍,與之俱來的是城市濱水區的高強度開發,繼而導致城市濱水區的逐漸衰落,成為城市發展的阻礙區和盲區。
2) 高度緊張的城區用地問題突顯,侵占或填埋水域作為建設用地,城市藍線與其他城市用地控制線組織混亂,城區水面面積急劇減少。以徐州為例,市區水面率由20 世紀60 年代的5. 8%下降到了2004 年的3. 5% 左右,近年來還在不斷下降,河流存在嚴重的填埋、覆蓋的情況。
3) 濱水區是陸地和水體交接地帶,有著陸域、水域生態系統以及水陸之間的生態系統,具有高度生態復雜性和敏感性,城市建設活動導致水體污染、生態失衡,濱水區生態危機日益嚴重。
4) 人類與生俱來的親水性使城市中濱水綠地成為最有吸引力的公共開放空間,城市濱水區活動卻缺乏活力和吸引力。
5) 城市濱水區是最早出現人類活動的區域,記錄著城市的歷史、文化,是城市獨特人文景觀的展示廊道,遺棄和破壞文化遺產的現象時有發生。針對濱水區出現的種種問題,國內外專家學者都進行了大量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2 國外針對濱水綠地景觀相關研究現狀與實踐綜述
國外對于城市濱水區的研究與實踐多圍繞著濱水區在城市更新與復興中的地位進行。回顧國外城市濱水區域的演化,可概括為: 自然形態的發展、工業時代的發展和現代濱水區開發三個階段,是一個由繁榮到衰退到再開發的過程[1]。
西方城市最早通過建造城市公園等城市生態景觀系統來解決工業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其中不乏濱水綠地的建設。1840 年唐寧提出“城市公共綠地是城市‘肺’”的觀點,呼吁建設城市公共綠地,以始于英國的城市公園運動為起點,城市中建立了各類公園改善環境,美國紐約中央公園就是典型代表。1880 年奧姆斯特德主持的波士頓公園體系規劃,用河流及濱河綠色開放空間把數個公園連成一體,將河流自然演進過程與城市空間拓展相結合。1898 年霍華德提出的“田園城市”理論將運河水系作為城市核心區外圍的保護緩沖帶,與綠帶結合串聯起城市景觀。此后的“綠道”“綠帶”研究均重視河流以及濱河綠色空間在城市中的生態與社會效益。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著的《寂靜的春天》被譽為啟蒙人類環保意識的杰作,書中作者用犀利的言辭批評了化學藥劑等污染物對水體造成的污染[2]。英國風景園林師麥克哈格在《設計結合自然》書中從流域的角度對濱水環境規劃做了詳細的論述,提出在不破壞水資源的情況下開辟濱水游憩設施,推動了城市濱水區的生態規劃[3]。美國景觀設計師西蒙茲在《大地景觀———環境規劃設計手冊》中說明了水體在城市開放空間中的重要地位,在保護的基礎上對自然水系進行合理、系統的開發利用,增強城市與河流水道的聯系,“把‘藍道’包圍在寬度有變化的帶狀開放空間去……”。[4]
從20 世紀70 年代開始,環境保護和歷史保護運動促使西方國家掀起了一場城市濱水區的復興運動,衰落的城市濱水區被公園等公共開放空間替代,居住、游憩、辦公、商業等功能在濱水區得到整合,如美國巴爾的摩內港開發、圣安東尼奧河改造、英國的倫敦港區開發等項目。德國于20 世紀80 年代提出了“近自然型河流”概念,并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亞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國也都針對濱水綠地、濱水開放空間做了研究與實踐。目前,西方城市濱水區已從局部景觀改造發展到針對流域、宏觀尺度的景觀格局、生態安全格局的研究,融城市規劃學、景觀生態學等相關學科于一體,注重水環境的系統性、生態性和多目標性,以及自然資源保護、雨洪管理、濱水景觀營造、濱水用地多功能開發、城市歷史文化風貌保護等方面,已形成相對完整、成熟的理論體系。
3 國內針對濱水綠地景觀相關研究現狀與實踐綜述
與國外相比,我國的濱水區建設起步要晚很多。20 世紀70 年代,在我國的濱海、臨江發達地帶開始了城市濱水區域建設。90 年代,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促進了城市擴張和更新,開始借鑒外國濱水區建設經驗進行濱水綠地建設,迎來濱水綠地開發的高潮。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設用地范圍擴大導致的建設用地緊張使得城市用地開發由粗放型轉向集約型,加之市民對環境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充分利用自然山水資源構建城市公園綠地體系成為城市規劃建設的目標之一。與國外在衰落、荒廢的濱水地區進行景觀改造相比,國內濱水地區建設最大的不同是在尚未完全衰敗荒廢的濱水區進行。
20 世紀90 年代科學家錢學森提出了“山水城市”概念,倡導構建與自然山水相結合的城市環境。濱水綠地景觀一直是專家學者研究的熱點。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尹偉倫院士編制的北京市永定河《綠化景觀專項規劃》,明確提出“以安全行洪為根本,以生態修復為載體,以生態經濟為導向,以生態屏障為目標,林水相間,以綠養水,因勢利導”的濱水綠化理念,對城市濱水綠地的構建具有指導意義[5]。北京大學俞孔堅教授致力于以水為核心組成部分的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保護利用水系統、雨洪管理與利用、濱水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特別指出維護和強調山水格局的連續性、濱水地帶的自然形態、濱水游憩綠地建設的重要性。在處理城市與水體的關系方面,他提出“以水系為基礎,組織城市功能,構建城市生態,使水充分融入城市形態,帶動經濟發展,提供休憩環境。”[6]景觀都市主義者認為應合理利用城市水系這一自然資源,“水系作為城市和區域綠色通道的基本框架,利用自然水系生態過程來設計……在這一生態景觀基底上,提供豐富多樣的休閑游憩場所。[7]其他針對濱水區以及濱水綠地的研究,集中在濱水區與城市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濱水景觀、自然生態濱水景觀、濱水區的多目標規劃、歷史保護與文化振興等方面。
4 總結與展望
自城鄉一體化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尤其是徐州這樣的中型城市,城市框架的拉大為城市接近真山真水創造了條件,也造成了自然水系的污染與破壞,或是對水資源利用的不充分。針對城市濱水區出現的種種問題,亟需通過濱水區改造實現用地功能轉型,成為新興商業區、公園綠地,使衰落的濱水區重新融入城市肌理,納入城市綠地系統,促進城市空間結構的優化和城市整體空間的完善。
總而言之,梳理城市水系脈絡,挖掘景觀可用水資源,保護現有自然形式的河流,對城區范圍內污染水體進行治理,建設符合地方山水格局的濱水綠地體系,并將其納入城市綠地系統,形成城水和諧、人水和諧的城市水環境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麟學. 城市濱水區空間形態的整合[J]. 時代建筑,1999( 3) : 83-87.
[2][美]蕾切爾•卡遜. 寂靜的春天[M].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7.
[3][美]I•L•麥克哈格. 設計結合自然[M]. 芮經緯,譯. 天津: 天津大學出版社,2006.
[4][美]約翰•O•西蒙茲. 大地景觀———環境規劃設計手冊[M].程里堯,譯.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
[5] 尹偉倫. 北京市永定河綠化景觀專項規劃[Z].
[6] 俞孔堅,張蕾,劉玉杰. 城市濱水區多目標景觀設計途徑探索———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濱河景觀設計[J]. 中國園林,2004( 5) : 28-32.
[7] 翟俊. 基于景觀基礎設施的景觀城市———景觀都市主義[J]. 景觀設計學,2009( 5) : 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