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景觀設計應以自然為師
22
2018-05
編輯:管理員
源于:新聞中心
瀏覽:576次
我國現代植物景觀設計存在嚴重的誤區:很多地方持有“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等落后觀念,將植物景觀設計簡單地理解為栽花種草,植物景觀處于噴泉、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的陪襯地位;偏愛以植物材料構成圖案效果,熱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齊劃一的色帶或幾何形體;或者用大量的栽培植物形成多層次的植物群落,但人工氣息十分濃厚;或者片面強調生態效應,將大量的成年大樹移栽到城市和園林中。
過分整潔的園林景觀,失去了野趣橫生的自然風貌;不講科學的逆境栽植,造成了難以為繼的高昂代價;極度貧乏的植物材料,組成了單調乏味的植物景觀;千篇一律的設計手法,形成了如出一轍的園林景觀--這樣的作品如何讓人感受到地域景觀和自然文化之美呢。
園林景觀設計思想的轉變
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的不同認識,導致了園林景觀設計形式與內涵的不同。隨著全球自然生態系統嚴重退化和人類生存環境日益惡化,人類不再自認為是自然的主宰,而把自己看做是自然界的一員。這一觀念的轉變,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思想發生巨大變化的根本原因。
傳統的園林景觀設計反映的是人類征服自然的過程,將自然看做原材料,在“以人為本”的思想指導下,強調用人工手段去改造自然。相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認為自然文化是永恒的主題,強調順應自然規律進行適度調整,盡量減少對自然的人為干擾,園林景觀設計的首要任務是保護、恢復并展示國土的地域性景觀類型。
植物景觀設計的趨勢
現在,植物景觀設計已經成為現代國際園林景觀中最重要的設計內容。強調自然文化和植物景觀的設計手法,是園林景觀設計的復雜性和獨特性所在,也為其他人員進入園林景觀設計領域設置了一道高高的門檻。
植物同人類一樣,在發展過程中也要不斷遷徙,自然本身會將一片不毛之地變成各種遷徙植物的競爭場所,人工營造的植物群落在自然的影響下將產生結構上的變異,只有適應當地自然條件的植物群落才能夠持久穩定的延續下去。例如,過去人們認為荒地毫無價值,城市中出現了荒地被看做是人類征服自然能力的下降和城市管理水平的衰退,但是,現在園林景觀設計師卻將其作為向自然學習的理想場所。
因此,現代植物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就在于充分的認識地域性自然景觀中植物景觀的形成過程和演變規律,并順應這一規律進行植物配置。設計師不僅要重視植物景觀的視覺效果,更要營造適應當地自然條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體現當地自然景觀風貌的植物類型,使植物景觀成為一個園林景觀作品,乃至一個地區的主要特色。可以說,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實質就是為植物自然生長演替提供最適宜的條件。
現代植物景觀設計不再強調大量植物品種的堆積,也不再局限于植物個體美,如形體、姿態、花果、色彩等方面的展示,而是追求形成的空間尺度,反映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特點和整體景觀效果,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自然性原則:植物景觀設計首先要符合當地的自然條件狀況,按照自然植被的分布特點進行配置;
2.地域性原則:植物景觀設計應與地形、水系相結合,“適地適樹”,選擇與地域景觀類型相適應的植物群落類型;
3.多樣性原則:植物景觀設計應充分體現當地植物品種的豐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樣性,且為各種植物群落營造更加適宜的生長環境;
4.指示性原則:植物景觀設計應根據場地的自然條件,營造適宜場地特征、具有自然條件指示作用的植物群落類型,避免反自然、反地域、反氣候、反季節的植物景觀設計手法;
5.時間性原則:應充分利用植物生長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規律,注重植物景觀隨時間和季節變化的效果,強調人工植物群落能夠自然生長和自我演替,反對大樹移栽和人工修剪等不顧時間因素的設計手法;
6.經濟性原則:強調植物群落的自然適宜性,力求實現植物景觀在養護管理上的經濟性和簡便性,避免養護管理費時、費工、水分和肥力消耗過高、人工性過強的植物景觀設計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