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榮獲2003年40屆IFLA國際風景園林大學生設計競賽一等獎(景觀建筑學獎)
1 構思過程
2003年IFLA國際風景園林大學生設計競賽的主題是“邊緣的景觀”,按照組委會解釋:隨著文明進程加速,許多有豐富歷史、文化、生態(tài)價值的景觀,正處于不可恢復的邊緣,要求參賽者對這些邊緣展開設計。看完任務書,問題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邊緣在中國是具有代表性的邊緣?大會主旨中提出的“邊緣”,在中國這樣一個正處于大規(guī)模建設階段的國家有很多,關鍵是敏感點的選取。
接下來的一周,我們試圖從相地作為解題的切入點,考慮了敦煌、麗江、北京等諸多地方,均因為"邊緣"特征不明顯而放棄。就在舉棋不定時,朱育帆老師給我們建議了“三峽”。
從時間上來說,三峽正處于變化的臨界點:大壩6月即將開始蓄水,這將對三峽整個地區(qū),產(chǎn)生急劇而不可逆轉的影響;從空間來說,蓄水位調整,將使上游沿岸近560km范圍的區(qū)域內,海拔高度處于175m以下的140多個村鎮(zhèn)面臨拆毀、搬遷,處于即將消失的邊緣狀態(tài);從文化上講,三峽大壩截斷的不止長江,還有這個地區(qū)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脈絡,延續(xù)千年的歷史處于消失的邊緣;生態(tài)上,"高峽出平湖"這樣一個人工的急劇變化,必然伴隨著當?shù)厣鷳B(tài)的被破壞。綜合分析,三峽地區(qū)充分體現(xiàn)了競賽主題: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有歷史、文化、生態(tài)價值,不可恢復的"邊緣的景觀"。另外,“三峽”這樣一個特大工程,在國際上也有相當?shù)闹龋诙鄠€學科中存在諸多爭議,這可以給設計方案帶來更多的共鳴。
大區(qū)域確定后,接下來需要尋找一個有代表性的點。三峽地區(qū)由于三峽工程長期議而不決,城市建設基本處于停滯,但也使得這里相對其他周圍地區(qū)來說,歷史遺存更加豐富完整。這為我們從這個點本身所包含的獨特歷史探索解題思路,提供了更多可能。尋找的這個代表點,需要契合邊緣景觀的特征:在三峽水位變化時能產(chǎn)生興奮點;具有突出的空間、文化特點;規(guī)模不宜太大,但有較高的國際知名度。在對沿江受淹的十幾個較大城鎮(zhèn)基礎情況做調研后,目標鎖定在:西沱、石寶寨和大昌。西沱2km長的“云梯街”,在水位上漲后將消失500m;石寶寨在水位上升至175m時,僅留下玉印山,成為長江中的盆景;大昌具有1700多年的歷史,平面近圓形,古鎮(zhèn)的主要結構"三街三門一坊"保留完整,長江水位上漲后,大昌前蜿蜒而過的大寧河將淹沒整個古鎮(zhèn)。
初期的設計,主要針對這3個地區(qū)進行,在探索概念的同時,尋找恰當?shù)膶嵤┑攸c。開始的思路是用建設性的手段,如大壩等保護這些特色景觀,設計的重點在于“壩”所產(chǎn)生的景觀,我們理解這一道擋水的“墻”是分隔歷史與未來、水與陸地的“邊緣”。
但是隨著思路的不斷深入,我們逐步意識到,先前的努力都集中在就地保護和搬遷后再發(fā)展上。這兩種方法,都常見于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但在這個方案中帶來了一個問題:增建的部分或搬遷后的部分,在大環(huán)境已經(jīng)改變的情況下,如何保護居民既有的生活模式不改變,而不僅僅是作為旅游的“盆景”?這種手段似乎無法避免文化基因的變異,一時間方案停滯了下來。
一次方案討論給了我們意外的靈感,在討論利用江水而不是完全隔斷時,涉及到了淤積泥沙的清理問題,突然聯(lián)想到長江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損失,但是也造就了下游的沖積平原。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泥沙在三峽工程中是需要清理的不利因素,但它同時又是構成景觀的基礎元素,逆向思維是為什么不利用這些泥沙?這些逐漸淤積的泥沙會在原來的城鎮(zhèn)遺址上造成什么樣的景觀?隨著時間的推移,景觀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變化?這樣的景觀會對周圍環(huán)境產(chǎn)生何種影響?……一連串的問題讓我們興奮異常,設計的代表點也自然統(tǒng)一到能夠反映三峽地區(qū)城鎮(zhèn)特色的大昌古鎮(zhèn)。在繼續(xù)研究三峽蓄水位的變化后,發(fā)現(xiàn)三峽蓄水并非一蹴而就,從現(xiàn)在水位(118m)達到最終蓄水位(175m)有15~20年的過渡時間,這其中每年冬夏的水位又反復交替變化,另外還有為泄洪、發(fā)電等要求產(chǎn)生的隨機性水位變化。這些豐富的變化,為設計內容提供了素材,整個變化的過程成為設計的焦點。所謂的邊緣也從文化、歷史、生態(tài)的邊緣深入到時間的邊緣上,由此整個解題的思路形成了:展示處于消失邊緣的三峽古鎮(zhèn)大昌在20年中的景觀演變過程,將一道銳利邊緣轉化為生長的、持續(xù)的、溫和的變化過程,讓處于毀滅的邊緣成為新生長的起點。這個20年將構成新的一段歷史。
在與朱育帆老師交流后,他肯定了我們的想法,并且提出,把這種景觀展示方法,擴大為在三峽這個特定地區(qū)、特定時期景觀保護的一種模式。大昌作為一個點,代表了三峽庫區(qū)140個受淹城鎮(zhèn),使之具有普遍性。
至此,整個方案的邏輯框架基本成型。
2 場地條件
大昌鎮(zhèn)位于重慶市境內長江的一條支流——大寧河邊。它有著1700年的悠久歷史,城市結構非常有特色:內城面積約4.27hm2,包括圓形城墻基址、2條主要街道和3座城門;外城起始于東城門,順著一條主要街道向東延伸。這兩部分,記錄著這座城市從秦朝以來完整的歷史過程,標志了三峽地區(qū)獨特的城市文化。
3 概念構思
整體搬遷或者任其拆毀,對于大昌古鎮(zhèn)都是不恰當?shù)奶幚矸绞健<词构沛?zhèn)得到遷址,村鎮(zhèn)的人口組成與生活方式都變動很大,結果將是:一個內部變質的古鎮(zhèn)外殼被遷移,古鎮(zhèn)的生活文化已經(jīng)變味。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方式并不比拆毀明智很多,同時由于所需資金的龐大而不具有普遍性。
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景觀園林師,我們對于這些即將消失的古鎮(zhèn)的控制能力,是極其有限的。我們必須直面它們的突然消失,而且必須接受一個事實:它們終究會消失。誠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生命極限,而且必然要經(jīng)歷誕生、成長、變異乃至死亡的過程。但關鍵的是,它的消失如何成為新生長的起點?
3.1 展示“邊緣”的生命過程
存在與消失之間的變化被稱之為邊緣狀態(tài),它直觀地展現(xiàn)了邊緣的生命過程中最具意義的時期。抓住這段時期并且展示給人類自身,就會引起人們對于邊緣的理解,同時也見證新的存在的開始。
3.2 減緩人類活動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干擾
當一些實體,尤其是自然地理實體發(fā)生巨大變化時,會帶來一種銳利的邊緣狀態(tài)。它將會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生物環(huán)境帶來不適應的影響。景觀生態(tài)學應當利用生態(tài)材料,諸如陽光、水、空氣、土壤、植被等,提供緩沖性設計,來減緩突然的變化帶來的生態(tài)擾動。
3.3 塑造景觀格局的框架體
除了以上的景觀設計材料,在個案中景觀格局的形成還需要有機的組織方式。就像中國的景泰藍制作一樣:首先,設立基礎性結構作為框架;然后是不同類型的嵌塊形成于框架體的格塊中。最重要的是,時間是景觀格局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材料。它將其他景觀材料組織起來,形成生態(tài)演進的景觀嵌塊。水、空氣、土壤、植被等,在時間的作用下,逐漸形成最后的大地景觀——景觀鑲嵌體。
4 設計表達
4.1 景觀過程
方案的主要概念,是在大昌演示景觀進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了地形、文化和生態(tài)的逐步變化過程。
根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每年長江水土流失總量達170.2萬噸。在這個方案中,泥沙在古城的基址上,聚集形成大地景觀。大昌古城的面積約42.7hm2,每年古城中沉積的泥沙接近1.28×105 m3,大概能覆蓋古城30cm。約20年后,整個古城會被泥沙完全覆蓋。
在未來20年的夏季,長江水位下降,露出沉積的淤泥,這些逐年累積的淤泥,為當?shù)貪竦刂参锏纳L提供了充足的養(yǎng)料。植物的根系生長,又反過來固定了泥沙,減少水土的二次流失。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生態(tài)過程形成了:有機植物生長和腐爛形成的肥沃的腐殖土,為來年植物的生長積蓄了養(yǎng)料,這樣形成類似當?shù)靥萏锏木坝^。
最終,長江水位達到古城以上20m,一切都消失了——古城、過程以及邊界。只有長江航道中的一些地標燈,還能告訴我們這里過去的故事。
4.2 內城結構的保留
古城的建筑材料包括木材、竹子、石頭、磚、瓦片和石灰等。當水位上升時,墻上半部的石灰、屋頂?shù)哪静暮屯咂瑢苋菀妆粵_走,因此這些材料必須清除。僅保留石頭和磚砌筑的主墻體作為基礎結構。這些墻體勾畫出以前城墻、街道和住宅的輪廓,城市的肌理被保留了下來。
但是,傳統(tǒng)建筑內院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和竹。為了保留這些富于魅力的材料,以維持整個建筑結構的完整性,我們在原來院落的位置上加入了竹制編織體,里面的填充材料為拆出屋頂時留下的碎片。這種古已有之的構造做法,在當?shù)赜糜谛藿▏摺K淖饔檬菧p少水流速度,同時可以減少構筑物本身的阻力。采用這種方法,含有泥沙的江水可以通過編織體,而水流減緩后泥沙又可以在城中沉積。
4.3 外城肌理的標示
沿著一條與內城相接的街道,逐步形成了大昌古城外城,這條街道寬度僅兩三米,外城的面積比內城大,建筑形式也更新一些。為了表達兩者的不同,我們用一座浮橋和陣列的柱子來象征原有城市空間。先前的街道轉化為一座浮橋,它連接著“水上之城”和“水下之城”。原有建筑的柱子被保留下來,在采取加強構造措施后,這些柱子成了大昌外城的紀念物。當水位下降時,柱子露出水面,周邊生長著水生植物。
4.4 確保可達性
不同的季節(jié)中,淹沒古城的水位是不同的,有時候是全部被淹,有時候是部分被淹。我們提供了一條可達的通道,讓人們可以感受這個邊緣之城。一座帶有碼頭的浮橋,可以在任何水位時,把游人輸送到垂直交通塔。這座塔充當了電梯的作用,通向水下的內城保護展示空間。
4.5 水下展示
在過去的1 700年中,一座座不同時期的建筑物,一點一滴地積累在這座小城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城市空間,尤以街道、寺廟和住宅最為突出。溫家大院和帝王廟被選作典型建筑,用玻璃盒在水下完整地保留下來。混凝土和玻璃墻被用于保護街道景觀,它們切開建筑、把最精彩的門臉保護下來,展示當?shù)亟ㄖ木A。這些都作為歷史沉積的一部分保留下來,水中泥沙隨著時間一點點淤積,新的歷史又加入沉積,從古至今連續(xù)的歷史斷面在縱向上形成。
5 擴 展
對于三峽眾多的古鎮(zhèn),許多規(guī)劃者提出將村鎮(zhèn)整體或局部搬遷至山體更高海拔范圍的方式,此舉消耗資源與人力相對巨大,僅能應用于極少數(shù)具有重要價值的古鎮(zhèn)或其局部建筑。大多數(shù)村鎮(zhèn)仍舊面臨著被完全拆毀、淹沒的命運。
以上的概念和措施,代表了一種發(fā)展的模式,我們稱之為“漸沒的邊緣”。它提供了一種緩和的方法來應對人類行為造成的突然性變化。生活中存在更多的被其他人類活動所摧毀的景象、歷史或文化。我們提出的這種模式可以做一面鏡子,它反映了景觀設計師在特定時期,如何將一道銳利的邊緣轉化為新生長的起點,融合為整個歷史的一部分。
參賽者(排名不分先后,成功共同分享)
李家志、李麗 清華大學城市規(guī)劃與設計專業(yè)研究生
(指導教師:朱育帆 導師:朱育帆)
作者簡介:
李家志/1978年生/男/四川成都人/清華大學城市規(guī)劃與設計專業(yè)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觀園林設計(北京100084);
李麗/1980年生/女/山東淄博人/清華大學城市規(guī)劃與設計專業(yè)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觀園林設計(北京 100084);
參賽作品 (2003年攝于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