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 平等、共享、參與”已成為人們對社會生活的基本要求。在這一大社會背景下,“以人為本”成為了人們對21 世紀景觀設計的基本理念,即以“人”的基本需求為設計出發點,這里的“人”不僅指健康的成年人,還應包括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及其他身體不便者。隨著“人性化”在景觀設計實踐中的不斷發展,通用設計理念應運而生。
1 通用設計理念
1.1 通用設計的概念及產生背景
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 就是在最大可能范圍內,滿足所有人在任何情況下能平等、自由、安全使用的設計。這一理念最早是由美國北加州大學Ronald L Mace 教授于20 世紀90 年代提出的,他倡導設計以能利用、低成本、優品質為主,與使用者的年齡、身體狀況、文化背景、生活閱歷毫不相關。1994 年,Ronald LMace 教授首先將其研究室命名為“通用設計中心”。
通用設計理念的產生與城市無障礙化進程密不可分,是無障礙設計滿足社會需要不斷擴展的結果。美國經歷二戰后,殘疾人口數量增長,殘疾人渴望社會的關愛,引起政府的重視。20 世紀60 年代的民權運動使美國社會進一步認識到殘疾人應該與正常人一樣享有獨立和平等的權利。1961 年美國出臺的《方便殘障者接近和使用的建筑物標準》是世界上第一個“無障礙標準”,其目的是讓殘疾人重新返回社會。隨后1975 年在“國際康復論壇”中,提出了“不僅對特殊群體,而且對老年人和滯后于主流社會的人群都應給予關照”的說法。1982 年和1993 年聯合國大會第37 ,38 屆會議分別通過的《關于殘疾人的世界行動綱領》《殘疾人機會均等標準規則》,加速了各會員國在福利社會中無障礙化的實現步伐。無障礙設計面對的是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通過專門的設計以消除他們生活中的障礙。雖然“形式上的無障礙”能夠滿足他們生理層面的需求,但是被與正常人加以區別、分離的做法使他們內心深處隱隱感到恐懼。為了完善人性化的內容,在無障礙設計的基礎上,為“面向所有人”的通用設計就此萌生。
1.2 通用設計的原則
1) 公平的使用( Equitable Use) 。設計應普遍適用于所有人,避免因使用手段的差異而將某些群體排斥在外。
2) 靈活的使用( Flexibility in Use) 。設計應針對使用者各異的喜好和不同能力,提供多樣的使用方法。
3) 簡單直觀的操作( Simple and Intuitive Use) 。設計要通過簡單直觀的操作方式,滿足不同的使用者,即使個體之間在經驗、知識、語言、注意力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
4) 明確易懂的信息( Perceptible Information) 。設計應充分考慮周圍環境和使用者的感官能力,通過不同的溝通媒介,有效的傳達必要信息。
5) 容許錯誤的操作( Tolerance for Error) 。設計應通過提供警告、安全保護或減少危險元素等措施,盡量降低因意外或無意識操作引起的負面后果。
6) 低體力消耗的操作(Low Physical Effort ) 。設計應在使用者消耗最小體力的情況下能有效、舒適、不易疲勞的操作。
7) 適宜使用的尺寸和空間(Size and Space for Approach Use) 。設計應提供適宜使用的操作尺寸和空間,滿足在身形、姿勢、行動能力等方面不同的使用者。
2 通用設計在景觀中的應用
2. 1 針對行動有障礙人群的設計
老年人、兒童、輪椅使用者以及推嬰兒車的婦女,這類行動弱勢人群常常是景觀環境的主要使用群體。為了使他們像其他使用者一樣能夠享受相同品質的景觀環境,設計師在景觀設計實踐中應高度重視其特殊需求。
2001 年10 月日本橫濱市櫻木町站前廣場進行改建,鋪裝材料的調整是此次工程建設的重點。以前鋪的地磚,因為表面紋理深,凸凹面多,十分不便于輪椅的行走,成為磕絆的禍首。調整后的透水性地磚,不僅減少雨天腳下濺水現象的發生,而且地磚上淺淺的紋理,降低了路面對輪椅的沖擊,緩解了輪椅使用者行走的難度(見圖1) 。另外,為了方便輪椅使用者,許多景觀環境減少臺階、設置坡道甚至安裝電梯,增加滿足其使用的自動售貨機、電話以及方便與其他使用者交流的休憩設施等。
許多國外的公園和廣場設置了方便攜帶嬰兒者使用的場所,如設有嬰兒尿布更換臺的衛生間、提供開水可沖調奶粉的哺乳處等;同時考慮到孕婦、身體虛弱者的需要,增加了休息座椅的密度甚至設置具有床位的休息室。
2. 2 針對信息認知有障礙人群的設計
對環境信息認知有障礙的群體包括在視覺、聽覺方面有障礙的人群以及缺少本土文化背景的外國人,景觀環境中的許多設計要為這類群體的游賞行為提供方便。
日本埼玉縣新都心櫸樹廣場建在和超級綜合活動中心毗鄰并與新都心地鐵站相連接的二樓平臺上。為了便于視覺障礙者的通行,設計者不僅將220 棵山毛櫸樹的根部隱藏于樓板結構中,還設置了黃色的、有凸出觸感的盲人通道。通過條狀和圓點不同的形狀,引導視覺障礙者前行或者提示到達盲道的起點、終點、轉彎處(見圖2) 。
上海46 家公園的信息識別系統中除了設置一般的地圖和文字外,還增加了盲文和外文導覽圖。這些指示牌基本上采取了同一規格的金屬材料,建造在公園或綠地的大門口。盲人可以通過盲道方便地走到齊腰高的指示牌前,指示牌上用線條與點等盲文指示了公園綠地內的設施項目,并為盲人指點了行走的路線與導覽圖等;外國游人可以通過指示牌上的簡易圖形和外文說明獲得必要的幫助。還有許多國內外景點增加了包括外語在內的聲音指示設施,視覺障礙者和外國游人只要按照提示操作,便會有相應的語音提示其明確自己當前位置以及到達目的地的行走路線。
此外,在景觀環境中安裝電光指示牌,以便在緊急事件或災難發生時為聽覺障礙者提供緊急通知。
3 對我國景觀通用設計現狀的思考
3. 1 存在的問題
我國景觀通用設計實踐活動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雖然在2008 年北京奧運會舉辦期間,國內景觀通用設計方面取得了一定進步,但是整體水平仍比較低。
近年來,除了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積極進行景觀通用設計實踐活動外,全國大部分城市還處于較為滯后的狀態,并且實踐范圍以街道、廣場為主,針對公園、居住區等景觀環境的研究較少。在一些景觀環境中,雖然考慮到通用設計思想,增加無障礙設施的數量,但是設計缺乏合理性,利用價值不高。這幾年景觀通用設計雖然在硬件設施領域取得了進展,但是設計中缺乏與其他各類元素的融合,甚至對景觀環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通用設計思想是從便利、實用的角度出發,強調功能性是其顯著的特點。但是景觀通用設計與產品、包裝等領域的通用設計不同,在實現游賞者使用方便性的同時還要達到保護景觀資源的目的。
3. 2 對現狀的思考
景觀通用設計是在創造景觀的基礎上盡可能的滿足所有人的需要。但隨著各國景觀通用設計研究進展的推進,更多的設計師越來越發現要使設計適用于所有人相當困難。因為設計師無論怎樣也很難做到滿足所有人的個體需求,所以真正的景觀通用設計是景觀設計的一種理想境界,設計師對它的追求應該是無止境的。
此外,景觀通用設計不是具體的某件東西或者設計,它是設計師、使用者乃至整個社會共同營造的一種人與人平等、人與環境和諧的生活方式。景觀設計師應該注重培養自己對各方面因素統籌考慮的能力,努力營造適用于所有人的景觀環境;使用者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意識,加強對景觀通用設計的理解;政府應制定景觀環境保護方面的政策法規,積極推進通用設計的發展;社會應建立志愿者服務體系,呼吁更多的人參與其中,為需要服務的群體提供幫助??傊?景觀通用設計無論是軟件環境還是硬件設施,要想最終實現并良好的運轉需要所有人的參與和努力。
參考文獻
[1] 滿園武雄. 通用設計的再思考[J] . 景觀設計,2003 (2) :45.
[2] 徐振. 城市開放空間通用設計[J] . 中國園林,2006 (6) :22~25.
[3] 姚健,張乃仁. 日本“埼玉新都心”通用設計巡禮[J] . 裝飾,2007 (6) :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