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的設計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貝聿銘作為世界級建筑大師的地位了 .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在東館的開幕儀式上稱,“它不但是華盛頓市和諧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眾生活與藝術情趣之間日益增強聯系的象征?!狈Q貝聿銘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師”。
美國的歷史,中國的設計
出國會大廈西階,在美麗的國家大草坪北邊和賓夕法尼亞大街(Pennsylvania Ave)夾角地帶,聳立著兩座風格迥然不同的花崗巖建筑,一座在西,為新古典式建筑,有著古希臘建筑風格;一座在東,是一幢充滿現代風格的三角形建筑。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國家美術館。這里是世界上建筑最精美、藏品最豐富的美術館之一,每一個愛好藝術的人都會在此流連忘返,在目不暇接中全身心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1937年,國會就決定把位于國家美術館東邊的一塊梯形地塊留作將來美術館擴建之用。后人始終贊嘆這項未雨綢繆的決定。美術館的擴建計劃(東館)從1968年開始,由威廉·梅隆之子保爾·梅隆提供資金,美籍華人建筑師貝聿銘擔任設計師。
東館周圍是重要的紀念性建筑,業主又提出許多特殊要求。貝聿銘綜合考慮了這些因素,妥善地解決了復雜而困難的設計問題,因而蜚聲世界建筑界,并獲得美國建筑師協會金質獎章。
東館位于一塊3.64公頃的梯形地段上,東望國會大廈,南臨林蔭廣場,北面斜靠賓夕法尼亞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對西館東翼。附近多是古典風格的重要公共建筑。貝聿銘用一條對角線把梯形分成兩個三角形。西北部面積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邊朝西館,以這部分作展覽館。三個角上突起斷面為平行四邊形的四棱柱體。東南部是直角三角形,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機構用房。對角線上筑實墻,兩部分只在第四層相通。這種劃分使兩大部分在體形上有明顯的區別,但整個建筑又不失為一個整體。
展覽館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個長方形凹框中。展覽館入口寬闊醒目,它的中軸線在西館的東西軸線的延長線上,加強了兩者的聯系。研究中心的入口偏處一隅,不引人注目。劃分這兩個入口的是一個棱邊朝外的三棱柱體,淺淺的棱線,清晰的陰影,使兩個入口既分又合,整個立面既對稱又不完全對稱。展覽館入口北側有大型銅雕,無論就其位置、立意和形象來說,都與建筑緊密結合,相得益彰。
東西館之間的小廣場鋪花崗石地面,與南北兩邊的交通干道區分開來。廣場中央布置噴泉、水幕,還有五個大小不一的三棱錐體,是建筑小品,也是廣場地下餐廳借以采光的天窗。廣場上的水幕、噴泉跌落而下,形成瀑布景色,日光傾瀉,水聲汩汩。觀眾沿地下通道自西館來,可在此小憩,再乘自動步道到東館大廳的底層。
展覽館美術館館長J.C.布朗認為歐美一些美術館過于莊嚴,類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還有一些美術館過于崇尚空間的靈活性,大而無當,往往使人疲乏、厭倦。因此,他要求東館應該有一種親切宜人的氣氛和賓至如歸的感覺。安放藝術品的應該是“房子”而不是“殿堂”,要使觀眾來此如同在家里安閑自在地觀賞家藏珍品。他還認為建筑應該有個中心,提供一種方向感。為此,貝聿銘把三角形大廳作為中心,展覽室圍繞它布置。觀眾通過樓梯、自動扶梯、平臺和天橋出入各個展覽室。透過大廳開敞部分還可以看到周圍建筑,從而辨別方向。廳內布置樹木、長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藝術品。大廳高25米,頂上是25個三棱錐組成的鋼網架天窗。自然光經過天窗上一個個小遮陽鏡折射、漫射之后,落在華麗的大理石墻面和天橋、平臺上,非常柔和。天窗架下懸掛著美國雕塑家A.考爾德的動態雕塑。
東館的設計在許多地方若明若暗地隱喻西館,而手法風格各異,旨趣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東館內外所用的大理石的色彩、產地以至墻面分格和分縫寬度都與西館相同。但東館的天橋、平臺等鋼筋混凝土水平構件用樅木作模板,表面精細,不貼大理石。混凝土的顏色同墻面上貼的大理石顏色接近,而紋理質感不同。
東館的展覽室可以根據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圖調整平面形狀和尺寸,有些房間還可以調整天花高度,這樣就避免了大而無當,而取得真正的靈活性,使觀眾覺得藝術品的安放各得其所。按照布朗的要求,視覺藝術中心帶有中世紀修道院和圖書館的色彩。七層閱覽室都面向較為封閉的、光線稍暗的大廳,力圖創造一種使人陷入沉思的神秘、寧靜的氣氛。
設計美術館東館是對貝聿銘的挑戰。作為一名華人建筑師,他從未忽視自己同中國文化與歷史的聯系,而在建筑創作中,他則主張把中國建筑的內在精華融合在現代建筑之中。貝聿銘對三角形、由三角形延伸出來的埃及金字塔造型有獨特的研究。幾經琢磨貝聿銘突出奇想:一條對角線穿過這片梯形的直角頂點,將這片用地劃為一個等腰三角形和一個直角三角形。這條線成為東館設計的絕妙發端。
東館建造起來,必須與四周的原有建筑相協調。貝聿銘將東館——等腰三角形的中垂線與西館的東西軸線重合,東館的西墻面對西館,東西呼應。東西兩館之間,貝聿銘別出心裁地設計出一個 7000平方米的小廣場,全部用鵝卵石鋪砌成,仿佛圓形向心狀“石地毯”。地面聳立起一串金字塔形的三棱鏡地面采光窗,合理地利用了自然光。采光窗北邊是一排噴泉,泉水涌出后順著石階向南沿著采光井向地下流去,正好成為美術館東西兩館地下連接通道的銀色水簾,也給地下通道帶來躍動的韻律。
東館的大門北側有一個大型抽象派銅雕,它的名字叫:Knife Edge Mirror Two Piece,是雕塑家亨利·穆爾(Henry Moore)的作品,它的立意、造型和位置都與東館的整體建筑相得益彰。從西大門進入東館,這個等腰三角形建筑的中央是一個高24.4米的大廳。大廳中布置喬木、休息長椅和藝術品。大廳上方懸掛著出自抽象藝術定亞利山大·卡爾德(Alexander Calder)之手的紅色翼狀裝飾物,很像秋天的紅楓葉。自然光從1500平方米大小的天棚上傾瀉而來,使整個大廳顯得氣韻生動。各個展品陳列室環繞中央大廳而設,在大有小,游人可以在這里看到畢加索等人的代表作品——繪畫或雕塑。這里的展品經常更換,常有觀眾感嘆不知如何理解這里的陳列品,但可以肯定的是,抽象作品也有各自的知音,同樣帶給人強烈的藝術感受。
東館的研究中心一側為八層樓,第一層和第四層與展覽館相通,有一個三角形閱覽大廳。在研究中心內還有會議室、文物保護實驗室、照片檔案館以及管理辦公室等。東館于1971月5月6日動工,1978年6月1日竣工開館。動工初時計劃投資2000萬美元,實際上一再增加預算,最后達到了9500萬美元。東館外墻也和西館一樣,采用田納西州的大理石飾面,外表光潔柔和。在人們眼里,東西兩館簡直是一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