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黃的河水、遍布著小作坊的河道時不時飄出的難聞氣味,這是位于浙江嘉興海鹽縣城區東部的白洋河在2012年時的狀態。那時候,附近的居民都叫白洋河為“黃河”。一直到今天,住在“黃河”附近的居民老沈對當時白洋河的狀態依舊歷歷在目。“明珠村在白洋河邊建了個工業園區,進駐了幾十家緊固件企業后,河道就開始發黃,最嚴重的時候魚蝦都死絕了,我們都不敢取水澆地,雖然整治了好多次,但河水仍然發黃,周圍的環境還是非常糟糕。”
白洋河的狀態經過媒體曝光后迅速發酵,海鹽縣痛定思痛,迅速提出了“生態環境建設年”活動,明確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按照“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要求,分段建設白洋河濕地公園,打造十里生態濕地長廊。
建設過程中,最重的拆改任務就落在了武原街道,特別是依白洋河而建的明珠村振興工業園區,因為園區管道不完善,企業偷排出的銹水污染嚴重,附近一公里多長的河道一片“橙黃”。武原街道“三改一拆”辦主任褚恩東說,街道第一時間對工業園區進行了全面拆除,關停了園區內69家企業,淘汰了一批低小散企業,只留下二十幾家規模較大的企業遷入了附近的一星、君原、振興三個工業園區。
目前,白洋河濕地公園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約4公里已建成對外開放。整個公園以保持低洼地形,保護原有植被,保留生態河道為原則,通過理水筑島的手法,將亭、軒、景觀橋等具有江南特色的園林建筑、豐富的鄉土樹種及濕地植物融入到了整個環境中,打造了一個可觀可游的生態濕地公園。
2017年10月,記者再次探訪白洋河時,正是一個連綿的雨天,卻仍舊能看到附近居民沿著公園的生態綠道散步。白洋河兩岸低小的房屋也已經被整齊的高檔小區替代,越來越多的當地居民都選在了白洋河附近置業安居。
海鹽縣城投集團總經理姚衛東說,白洋河的華麗蛻變也給海鹽的旅游發展帶來了新活力。作為浙北唯別墅庭院一的縣城濱海城市,海鹽目前已經形成了以跨海大橋為核心的橋島旅游區,以六旗主體樂園、魚鱗海塘、綺園景區為核心的文化旅游區,以核電科技館、白塔山為核心的科普旅游區,以文溪塢等五味村形成鄉愁體驗區,以南北湖景區為核心的休閑度假區。
“以水為脈,以綠為魂,以文化為核”,高品質的白垂直綠化洋河生態公園,正是浙江推進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