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區大力發展苗木產業、綠色經濟,讓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清新,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也提升“綠色GDP”含量。在此,我們推出肥西縣和青陽縣新河鎮周橋村兩個地方的具體做法,以期發現和推出更多的生態典型。 本報記者 許蓓蓓本報通訊員 張 靜 苗木花卉 爭奇斗艷
10月25日,第11屆中國(合肥)苗交會在肥西中國中部花木城盛大舉行,成千上萬盆花卉苗木匯聚成五彩斑斕的海洋,引來無數游客爭相觀看。
最特別的是大廳A館展出的一盆盆造型別致、珍貴稀有的盆景,像盤虬、像云片、像飛鳥、像水墨山水畫,150多盆藝術價值極高的盆景在這里爭奇斗巧,品種涉及黑松、五針松、榆樹、針柏等。
更有奇花異樹讓記者大開眼界。一棵350歲的珍珠黃楊堪稱鎮館之寶;單單是蝴蝶蘭就有70多個品種,令人眼花繚亂。
據介紹,本次苗交會展覽面積達7.6萬平方米,共有來自22個省份的1450多家參展商、貿易商參會,規模屬于歷屆之最。
2003年,首屆合肥苗交會在肥西開幕,此后多次在肥西開設分會場,2006年苗交會由合肥市政府和安徽省林業廳主辦升格為國家林業局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2009年起苗交會正式由安徽國際會展中心移至肥西中國中部花木城舉辦,使產銷無縫對接。如此高規格的苗木花卉交易大會,能年年放在肥西縣舉辦,緣于肥西苗木花卉種植的先天優勢和產業發展的強大實力。
“肥西處于江淮分水嶺地區,土地貧瘠,易旱易澇,不適合種植水稻、小麥等傳統農作物。但因處于南北氣候過渡帶,南北方樹木皆適合種植,是天然的樹木馴化帶。且因氣候干旱,土壤粘重,宜帶土球,方便樹木栽培和移植。 ”該縣林業和園林局副局長李書榮向記者介紹說。同時,江淮分水嶺屬安徽省生態最脆弱區域之一,這一地區缺林少綠少水,生態環境差,急需植綠補綠改善生態質量。
自上世紀60年代起,肥西縣上派鎮三崗村在全縣率先開始種植苗木,一開始種植果樹苗,然后開始種植風景苗,接著開始種植造林苗,種植面積逐步擴大,經濟效益也逐步提升,農民收入更是水漲船高。在該村的引領帶動作用下,全縣各地紛紛效仿,苗木花卉生產逐漸遍及全縣所有鄉鎮。 道路兩旁 花香四溢 “咱們這兒誰不知道滕頭對樹苗要求嚴,像這種枝條長勢不均勻的,一邊稀疏一邊密集的,滕頭都不一定要。 ”在三崗村的一片苗圃里,苗木大戶胡其山一邊指著一棵“長相”不很美觀的桂花樹,一邊告訴記者。胡其山口中的“滕頭”,是浙江滕頭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它是國內著名綠化大苗生產供應商,于2011年通過招商引資進駐肥西縣官亭鎮。
苗木產業要想得到長足發展,必須要突破諸多瓶頸和障礙。長期以來,肥西苗木花卉種植存在著一家一戶、零碎地塊、小打小鬧的發展短板,三崗的苗木花卉產業雖然早已聞名遐邇,但仍然存在經營、管理、銷售無序的不足。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肥西縣出臺了一系列扶持辦法和獎補政策,鼓勵企業走標準化、規模化道路,促進產業的轉型發展、集約發展。同時開始醞釀改革,走市場化辦林之路。
從事20多年苗木種植的胡其山告訴記者,這家大企業的進駐不但帶動更多農民從事苗木種植,而且苗木生產理念先進,在土地整理、種苗選擇、栽培管理上均有統一的標準,這激勵他們這些苗農花農更加精益求精。 “他們收購的苗木,不能有病蟲害、不能破皮、斷枝,不能有散土球,標準很高,去年我送上去不少苗木都被打回來了。 ”
近年來,肥西縣引進了滕頭公司、藝林園林等一批大型龍頭企業,大大提高了苗木生產的檔次和標準化生產水平,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同時,該縣組建了苗木花卉產業協會等13個專業協會,服務于農戶生產、經營和銷售,同時積極促進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流轉集中,并鼓勵工商資本和各行各業參與苗木花卉生產,將產業全面推向社會、推向市場。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肥西縣還先后建設了三崗花木大市場、中國中部花木城,為苗木花卉生產經營戶提供了一個展示形象、交流信息、銷售產品的平臺。
歷經多年建設,如今的合銅路嚴店段兩旁,早已是綠蔭遍地,花香四溢。 2008年3月,肥西縣正式啟動了合銅路苗木花卉標準化產業帶的建設工作,該縣一改以往由政府主導的種、管、養林的模式,通過招投標確定7家有實力的苗木花卉企業參與產業帶建設,每個生產企業的承租面積均在100畝以上。將經營和管養權全部交給企業,政府只負責保障環境、土地流轉和協調服務。這項造林機制創新取得了圓滿成功,不但“栽一片、成一片”,大大激發了企業積極性和自主權,而且由此拉開了合肥市招商興林、社會辦林的序幕。 門前屋后 綠蔭如蓋
深秋的肥西,空氣中透著些許的涼意,寒冷的冬天即將到來。驅車在肥西縣田間小路疾馳,道路兩側依然滿眼翠色、郁郁蔥蔥,恍如春夏;時有紅葉、黃葉點綴其中,五彩斑斕,煞是好看;又不時有花木清香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猶如走進天然“氧吧”。
據了解,目前肥西縣苗木花卉種植面積達35萬畝,成為合肥西南部的生態屏障。形成觀賞綠化苗、經果林苗、用材林建筑施工苗、花卉、盆景、草坪地被等六大類400多個品種。主導品種以香樟、紅葉李、桂花、臘梅、廣玉蘭、高桿女貞為主,年銷售量7億多株,交易額近17億元,產品遠銷全國各地。肥西已成為與浙江蕭山、四川溫江齊名的全國三大重要苗木花卉生產基地。依托苗木產業的優勢,肥西持續擴大造林面積,通過政府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今年以來全縣完成造林面積8.4萬多畝,涌現出造林10000畝以上鄉鎮3個,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苗木花卉產業不僅帶來了可觀的生態效益,長沙園林設計更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走進三崗村苗木大戶胡其山的苗木種植基地,記者看到四五十棵造型奇特的榆樹。只見一棵棵粗大的樹干上,密集而整齊地抽出幾十根細長的榆樹枝條。
“這粗的樹干是本地的榔榆樹,樹干上嫁接的枝條是從臺灣引進的小葉榆,長成后是十分美觀的觀賞樹種。 ”胡其山介紹說,這一株嫁接榆樹苗,長成后可以賣到10萬元。
“苗交會三天,每天的人流量都超過5000人次,交易額猛增,有不少從浙江、福建等地來的客商和我談業務。 ”花木城的長期經營戶、肥西固定參展園林商陳文兵說。
年過六旬的陳文兵是個有30多年花卉種植經驗的老花農,他感慨地表示,這些年多虧了苗交會和花木城搭建銷售平臺,他的公司品牌才能打出去,公司目前已經成為合肥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如今,在苗木花卉產業的帶動下,家家戶戶二層小樓,門前屋后綠蔭如蓋,更有鮮花四季飄香,這已經成為許多肥西農民幸福愜意的生活狀態。
“苗木花卉產業是陽光產業,對于改善和美化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有重要意義。下一步肥西縣將繼續引進和培育一批園林綠化和林業龍頭企業,大力創新林業發展體制機制,進一步發揮科技手段和信息服務的支撐作用,將肥西苗木花卉品牌做大做強。 ”該縣林園局副局長李書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