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晨7時許,黃丹已在自己的花非花多肉園藝場大棚里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打開通風扇、為園內地面灑水、檢查病蟲害。“今年持續高溫,多肉植物比較難養,通風、澆水尤為關鍵,所以要多花點精力去管理,為接下來的旺季做好準備。”黃丹說。
興趣使然 每天都是樂趣
黃丹今年28歲,曾是一名幼兒園教師。2013年的一個偶然機會,她接觸到“多肉”,“很想咬它們一口,真是太萌了。”于是,黃丹一口氣買了不少多肉植物回家,進行培養種植。“后來買的多了,家里無處可擺,就專門找人設計了一個陽臺,專供多肉植物擺放。”黃丹說,自己每天醒來最開心的事,就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這些可愛的植物。
一入“多肉”門,便是“多肉”人。今年初,看著這些萌氣十足的多肉植物,黃丹決定辭職“下海”。起初家人并不同意,認為“多肉”園藝經營得再好,終究沒有教師穩定。“后來,丈夫看我真的喜歡這些小萌物建筑施工,只得同意。”黃丹堅定地認為,多肉植物憑借外形呆萌、顏色多樣等特點,已成為許多花卉愛好者的新寵,特別是年輕人。她十分看好“多肉”產業的前景。
家人支持 全心投入經營
今年3月,黃丹投資20多萬元,在碗窯鄉桑淤村租用土地、搭建大棚、添置設施,并于5月建成了300平方米的大棚,從云南、福建、山東等地引進、培植多肉品種300多個,每株價格從幾元到數千元不等。
凡事都沒有一帆風順。剛開始種植,黃丹便遇到了葉插方面的技術難題。“不管怎么控制溫度、濕度和水分,‘多肉’都不能成活。”黃丹說,那段時間自己天天在園藝場大棚里忙到晚上十一二點,“如果不是要照顧5歲的孩子,我一天到晚待在大棚里都不覺得辛苦,反而很充實。”
從那以后,除了向師傅請教,黃丹還經常抱著“多肉”種植書籍進大棚,家人開玩笑說:“不當老師,改種‘多肉’,還得看書。”憑借一股韌勁,黃丹逐漸掌握了種植技術,“多肉”的成活率、美觀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加上她的巧手裝扮,各類品種的多肉植物把整個園區裝扮成美麗空間,形成了盆栽、孤植、地栽等各種造型。為達到更好的景觀效果,黃丹又把一些樹根、砧板、石磨等變廢為寶,恰當搭配,植入一棵棵“多肉”花卉群內,豐富了多肉植物的趣味性、觀賞性。園藝場自5月開始試營業,顧客絡繹不絕,前兩月的營業額就達到3萬元。
擴大規模 打造“多肉王國”
如今,走進花非花多肉園藝場里,隨處可見一些形態各異、可愛誘人的“多肉”,令人眼花繚亂、耳目一新,萌翻所有觀賞者。據黃丹介紹,園內現有苗木綠發景天科、番杏科、百合科等各類多肉植物品種。目前處于高溫季節,大部分的“多肉”基本上已停止生長,進入了休眠期。
眼下,喜歡“多肉”的朋友越來越多,黃丹便開通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很多本地愛好者通過她在微信朋友圈發布的消息前來“淘寶”。“目前微信好友已經達到2000多人,經過朋友間的推介,客戶群還在不斷壯大。”黃丹計劃園陽臺花園藝場于9月正式營業,并雇一名“多肉”愛好者幫忙打點。同時,將種植面積擴大600平方米,打造“多肉”主題景觀大棚,形成一個名副其實、環境清新的多肉植物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