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前往上猶的人們無論是驅車于贛豐線,還是漫步于社區、農家小院,隨處都能看到一棵棵青翠的桂花樹,聞到陣陣桂花的迷人芳香。
上猶縣依托良好生態優勢,大力發展桂花產業,高標準打造“十萬畝桂花,千萬株苗木,二十億產值”全省聞名的桂花之鄉,助推生態發展、綠色崛起,三大“蝶變”精彩上演……
“窮山惡水”變“綠水青山”
近日,記者走進社溪鎮沙塅村萬畝桂花苗木基地,只見村道兩旁、農家房前屋后、山上處處栽滿了桂花樹,與漂亮的小洋樓、金黃的稻穗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幅令人賞心悅目的山水田園畫卷。
據了解,沙塅村原來是上猶縣三大片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區之一。過去,這里每到五六月份就水災頻發,嚴重影響農民收成;到了七八月份又缺水干旱,導致晚稻無法按時栽種。村黨支部書記何善學告訴記者:“自實施萬畝桂花苗木基地建設以來,山上水資源的涵養改觀了,旱澇由天的局面不復存在,村民們的收入也不斷提高,農忙時節因搶水而斗毆的現象明顯減少。”
沙塅村生態環境的精彩“蝶陽臺花園變”,是上猶縣堅持生態發展、綠色崛起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引導下,該縣廣大村民向荒山、閑田進軍,以桂花為重點,大力推進花卉苗木基地建設,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良好生態環境,昔日“窮山惡水”變成今天的“綠水青山”。目前,該縣特色苗木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其中種植桂花1400萬余株,涵蓋金桂、丹桂、八月桂、四季桂等幾十個品種。
“泥腿子”變“產業工人”
黃埠鎮合溪村的陳錫豐是江西強旺茶油開發公司請來專門負責土地流轉的產業工人。近日,他忙著走家串戶,宣傳發展桂花產業相關政策,協助公司流轉土地。
采訪陳錫豐時,他正在與幾名村民協商簽訂土地租賃合同。陳錫豐高興地對記者說:“我和妻子都在強旺油茶開發公司上班,我負責土地流轉,妻子在桂花苗木基地負責除草、施肥等工作,兩個人月收入近3000元,還能在家照顧老人與孩子,日子過得很舒心。”去年,他還蓋起了一棟兩層的小洋樓。
過去,該縣大部分村民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年輕人只能靠外出務工掙錢貼補家用,中年人或婦女待在家里種田,照顧家人。上猶縣通過大力發展桂花苗木產業,引進大戶開發山場搞基地建設,向農村富余勞動力拋出就業“橄欖枝”。目前,該縣已有400余名農村留守農民成了“桂花產業工人”,從事整地、栽植、撫育、管護、苗木運輸等生產活動。陳錫豐說:“桂花跟其他農產品不一樣,隨時可以賣,今年賣不出去明年也可以賣,完全不用擔心銷路問題。”
“孔雀南飛”變“巢暖鳳來”
近日,記者來到梅水鄉白水寨桂花園苗木種植基地,看到成片的桂花苗木郁郁蔥蔥,長勢喜人。從廣東返鄉的創業青年廖文堅介紹說:“這個基地是今年春天我和別人合伙開發的,目前種植四季桂、八月桂、丹桂等桂花苗木3萬余株,面積1000余畝。”
創業路上“花為媒”。在上猶縣,由于發展桂花產業具有氣候適宜、管理簡易、成本低、風險小等優點,一大批在外地發展的上猶籍人士紛紛返鄉,參與到產業發展中來。為使企業、大戶“留得住,搞得活”,上猶縣創新推行“五統一分”(即統一別墅景觀流轉、統一開發、統一供苗、統一種植、統一技術和分戶管理)開發模式,提高規模化種植水平。實施“公司+基地+農戶”運作模式,分散經營,統一銷售,讓大家共享產前、產中、產后系列服務,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該縣成立桂花苗木協會,舉辦技術培訓班,聘請專家指導產業建設,推出“桂花文化節”、“桂花苗木博覽會”、“桂花苗木推介會”等展銷活動,為公司、大戶、苗農搭建技術信息流通服務平臺,讓桂花苗木產業更加芬芳。目前,該縣已涌現出30余家桂花苗木種植企業、種植大戶。
推薦長沙園林設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