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石清湖村,目前東莞最古老的荔枝樹已有600多歲 市林業局供圖
據市林業部門最近統計,在東莞古樹名木之中,榕樹最多,登記在冊的有1900多棵,占了東莞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的近一半。第二多的是荔枝樹。“年紀”最大的古樹、古榕樹和古荔枝樹,都在企石。
古榕樹獨占鰲頭之謎
10年前,我市林業部門開始古樹名木普查,至今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近4000棵,其中,古榕樹1900多棵,占了東莞古樹名木的一半。
古樹的生存年齡,至少100年,為何東莞能保留了這么多古榕樹?記者昨日采訪了市綠化辦主任袁照明。據他介紹,榕樹適合在廣東生長,是廣東的名樹。榕樹有本根和氣生根,如果主干樹死了,氣生根會另外獨立生長成樹,自成體系。榕樹還是長壽樹,生存能力很強,不輕易死去。
在東莞街頭,尤其是鄉村,常見的古樹都是榕樹。“老人們喜歡坐在榕樹下乘涼聊天,這已經成了東莞村民的習慣。”袁照明說。
古荔枝樹是傳統農業的名片
一直以來,東莞是珠江三角洲主要荔枝產區。荔枝,被譽為東莞的農業名片。據《東莞市志》記載,《元一統志》、大德《南海志》,均記載東莞荔枝,明代東莞茶山、石龍等地,出現了“千樹荔”的大規模荔枝園。
目前東莞登記在冊的古荔枝樹有近200棵。但林業部門認為,古荔枝樹的真實數據肯定不止這么多。林業部門到大嶺山調查古樹名木時,該鎮有關負責人表示,僅僅大嶺山,就有幾千棵上百年的古荔枝樹,部分還可掛果,但村民們都沒上報給鎮政府。
袁照明介紹說,荔枝具有栽培粗放、壽命長的特點,即使疏于管理,它們也會繼續生長。即使經歷了長時間的兵荒馬亂,東莞很多荔枝無人打理,但它們仍然頑強地生長下來了,靠的就是粗種粗養的生命力。
“三老”為何都在企庭院設計石?
目前東莞最古老的榕樹達865歲,在企石上截村;最古老的荔枝樹達600多歲,在企石清湖村。而東莞最古老的樹——千年秋楓,在企石舊圍村。企石為何能擁有“三老”?這是巧合還是必然?
近日,記者隨市林科所專家,走進企石的上截村、清湖村、舊圍,發現這三個村都保留了大片上百年的古樹群落。在舊圍村,湖四周被上百年的古樹群落簇擁著。
袁照明是東莞人,對東莞原著居民歷史頗有研究。他對“三老”為何都在企石有獨特見解。他說,企石在東江邊,是東莞最早的原居民點之一。先人建家居魚缸村時,都會種上風水林擋住寒氣。因此,企石多古樹,而且大部分是風水林遺留下來的。
市林科所一位專家則表示,企石鄉村工業不發達,廠房不多,經濟落后其他地方一大截,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工業欠發達得以保留了鄉村土地,給古樹名木以安全的生存環境和空間。這些古樹群落都在民房的附近,村民視作風水樹木,不會輕易破壞。
記者在上截村看到,最古老的榕樹就在民房的旁邊,數不清的氣生根如簾子般垂掛,枝葉茂密,遮天蔽日。樹根像有力的鐵爪,穩穩地扎在泥里。市林科所專家說,這棵老榕樹的身體狀況還可以,沒大礙。
據市林業局總工程師徐正球介紹,東莞最古老的荔枝樹還可以掛果。記者在清湖村看到,這棵荔枝樹就在民房旁邊,生機勃勃。當地村民告訴記者,據先輩說,以前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種荔枝樹,打開家門就看到荔枝樹。
■記者手記
古樹名木何時不再“看病難”
據市林業部門調查,古樹名木的身體也不是鐵打的,大部分處于亞健康狀態,病蟲害困擾著它們。每年都有10多棵古樹名木因疏于看護和得不到及時治療而死亡。從2003年起,市財政專門撥款設立了古樹名木保護經費。2011年前,每年的保護經費為50萬元,2012年提高到80萬元。80萬元對于近4000棵古樹名木來說,可謂杯水車薪,平均每棵古樹名木每年的保護經費只有約200元,連人工費都付不起。
“由于經費奇缺,我們只能抓大放小了,先照顧老的,年輕一些的就暫時顧不上了。”市林科私家花園所專家說,千年秋楓每年給它治病的“醫療費”,高達一萬多元,是全市古樹名木中費用最多的,這些錢還是從其他古樹名木的保護費用中摳出來的。
古樹名木是歷史的見證,是活的文物,它們何時不再遭遇“看病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