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沿著山路盤行,窗外成片的桑葉連成黃綠相間的色塊。這里便是寧鄉市青山橋鎮花園村。
桑樹本來高大繁盛,但時至12月,大部分桑葉已被采摘,只留頂端枯黃的一層。這些被摘下的桑葉,除了用于養蠶外,還將被打碎加工成豬飼料,有效延伸產業鏈。
桑蠶產業是花園村致力發展的特色產業。2014年,九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落戶該村,在當地流轉土地2300畝種植桑樹,并于第二年開始養蠶,加工蠶絲被等產品。
采摘桑葉、除草剪枝、蠶場養蠶……一系列的工作給當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今年,全村120多名村民通過這一途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其中一些貧困戶將蠶領回家養殖,再將蠶長沙園林設計繭出售給九春公司。
“一年下來,能有近2萬元的收入。今年村里又給我發了500包菌包,估計還有1萬元進賬。”該村貧困戶石桂香勤學肯干,村里將她送去深圳培訓技能,回來后很快便成了植桑養蠶的好手。
以打碎的桑枝為原料,種植食用菌,是花園村有效延伸脫貧產業鏈的又一舉措。
在種植大棚里,首批2.5萬包食用菌整齊排列,菌包前貼著所屬貧困戶的名字。這50名貧困戶不僅每人可領取500包食用菌,其配料、裝包、消毒等工序也有專業技術人員輔導,以確保盡快掌握相關技術。
住在半山腰的村民李丙乾,則憑借著長沙園林設計家門口豐富的蜜源,開啟了養蜜生涯。去年,他免費領養了10箱蜜蜂,如今已發展到了20箱。再加上養殖豬、牛、雞、鵝等畜禽的近萬元收入,以及4000元“精準滴灌式”產業扶貧資金,李丙乾的日子越過越好。
據統計,花園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48戶666人,至去年底已有154戶419人脫貧。隨著產業鏈的逐漸園林延伸,花園村的脫貧路越加寬闊。